细菌生长突变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中药致突变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txwd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包括两部分工作:细菌生长突变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中药致突变性研究.第一部分:细菌生长突变数学模型的建立.非同步分裂细菌群体细菌突变率估算公式的修正.回顾了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教科书中,细菌突变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估算过程,发现其中存在分歧:部分教科书中将ln2作为细菌分裂不同步系数引入到突变率的最终计算,而另外一些则没有.因此,在数理统计学基础上分析了细菌同步分裂和非同步分裂的差别,阐明不同步系数ln2的数学来源和生物学意义在于T<,G>=ln2·T<,D>,即ln2反映了不同步细菌群体中平均倍增时间T<,D>与平均分裂时间T<,G>(T<,G>等于同步分裂群体的理想代时或理想倍增时间)之间的差异.指出了依据实验数据计算细菌突变率的公式中不应该引入ln2,并提出了修正和统一目前细菌突变率计算方法的问题并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细菌生长的过程参数估算细菌突变率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100为研究对象进行培养试验,将生长期内培养不同时间的活细胞数与突变细胞数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和数学模拟,初步建立细菌的生长突变模型.第二部分:中药致突变性研究.中药抑菌作用的检测.设计了试管二倍稀释-固体平板检测的简单方法,通过一次试验,不仅可以测定某种中药对供试菌的MIC和MBC的范围值,而且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出抑菌作用相近的药物之间抑菌效果和抑菌特性的差异.用此法研究多种中药的抑菌作用,显示此法高效、灵敏、特别适用于中药煎剂的优点.Ames试验应用于中药致突变性检测时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的研究.对中药致突变性检测方法——Ames试验的适用性进行试验讨论并对此法应用于中药的检测提出了初步的修正意见.比较多种常见中药的致突变性检测结果,表明:中药内含的组氨酸会对基于组氨酸缺陷型的Ames检测的试验结果产生极大影响,提高回复突变子的数目.组氨酸浓度与检测到的回复突变子的数目直接相关,若中药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即使中药本身没有诱变作用也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光纤通信系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光纤通信正在从单通道、低速率向多信道、超高速、超长传输距离的新一代全光通信网络发展。为了满足
当前,在民用和军事等诸多领域的电子系统的研究已经进入到毫米波亚毫米波频率,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对毫米波应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譬如介质基片损耗
竹黄是一种名贵中药,为药用真菌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的子座,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药用价值,其开发前景诱人。 本研究对浙江省的竹黄菌进行了资源调查,生物学性状研究,人工培养技术摸索,为竹黄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竹黄菌在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能在短穗竹属(Brachys
棉花基因工程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逆和高品质纤维等棉花品种的培育.但是离体培养再生植株困难、基因型依赖性强、转化周期长、效率低等严重制约棉花基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方面的发展,芯片的尺寸越来越小,要求的工作电压也越来越低,这就对保护电路的压敏电阻器也提出了体积更小、压敏电压更低的要求。压敏电阻器是一种电导率值会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突然增大的元件,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氧化锌(ZnO)压敏电阻器。由于ZnO压敏电阻器具有造价低廉、非欧姆特性优良、响应时间快、受温度影响小等优点,因而作为过压保护的压敏电阻器,已
番茄灰霉病是常见的对番茄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化学防治番茄灰霉病易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及生态失衡等负作用。生物防治具有高效、零污染、不产生抗药性和预防和治理结合等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与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直是图像处理领域里的研究热点,也是至今仍没有得到圆满解决的一类问题。数学形态学是一种用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安全,高效、适合于批量临床标本处理的人类全血基因组DNA的分离纯化方法,解决以往基因组DNA提取和纯化耗时、繁琐、自动化程度低的手工操作方式.并
从自然罹病死亡的甜菜夜蛾中分离得到一株甜菜夜蛾的致病菌QL-1,并经过16S rDNA同源性比较、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其鉴定为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沙雷氏菌属(Serratia)
高温胁迫的亚致死量诱导细胞应答引发热激反应。热激反应保护细胞和生物体免受损伤,促进细胞恢复正常生理活性。在热胁迫下,大肠杆菌增加了热激蛋白的转录,通过σs和σ32诱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