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炭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绘图中的应用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纳米炭作为新型淋巴示踪剂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绘图中的检出率、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布特征及可能影响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探讨纳米炭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识别SLN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妇科住院,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知情同意并接受纳米炭示踪患者102例,均在全麻后经阴道宫颈注射纳米炭,术中寻找炭染的淋巴结作为SLN并切除,记录其位置。在遵循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的SLN切除原则下,术中切除任何可疑肿大的淋巴结及未显影侧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完成分期手术,所有SLN及NSLN术中及(或)术后送病理检查。应用SPSS26.0数据分析软件统计数据,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纳入患者102例,均完成分期手术,SLN总检出率为61.76%(63/102),双侧检出率为31.37%(32/102),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者经验每积累半年将提高22.64%SLN总检出率。切除SLN计484枚,盆腔SLN 422枚(87.19%),腹主动脉旁SLN 62枚(12.81%)。检测出的SLN主要分布于髂外区(28.1%)、闭孔区(21.9%)及髂总区(19.42%),以及常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区域外的淋巴结,如宫旁、主韧带区(1.65%)、腹股沟区(1.03%)等。2.在63例纳米炭显影成功的患者中,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其中6例患者淋巴结转移仅发生于SLN,1例于未显影侧盆腔检出NSLN转移,1例术前CT检测出淋巴结肿大,另1例双侧盆腔均有显影,但1枚NSLN转移,在遵循SLN切除原则下,敏感度可由66.67%(6/9)提升至88.89%(8/9),阴性预测值提升至98.18%(54/55)。3.按照NCCN指南标准分为高危组(29例)、中高危组(10例)、中危组(39例)及低危组(24例),在遵循SLN切除原则下,分别在各风险亚组中分析SLN的检测价值,根据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体现出高阴性预测值(95.45%-100%-100%-100%)。4.对可能影响纳米炭显影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开腹手术、病灶直径≥2cm、深肌层浸润时SLN检出率高,纳入多因素分析发现开腹手术、病灶直径≥2cm可作为提高纳米炭显影率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纳米炭作为示踪剂在子宫内膜癌的前哨淋巴结绘图中,在遵循SLN切除原则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值得推广,且应用于中高风险及高风险子宫内膜癌绘图中也可能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SLN主要分布于髂外、闭孔、髂总等区域,可检测到常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区域外的淋巴结(宫旁、主韧带、腹股沟区等),但影响纳米炭显影的相关因素仍需大样本数据进一步认证。
其他文献
目的:1.分析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外周血炎性指标变化情况,为FGR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2.分析FGR患儿出生后早期生长状况,为FGR患儿早期合理追赶生长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苏北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共1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例同时期正规产检的健康妊娠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孕妇的相关
学位
背景: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居世界第四位。淋巴结比率(lymph node ratio,LNR),即阳性淋巴结与受检淋巴结总数的比率,在肺癌、口腔鳞状细胞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研究中发现其具有良好的预测预后作用。目的:主要目的是评估LNR与宫颈癌IIIC1期患者生存的相关性,并绘制列线图来预测患者的生存率,次要目的是评估宫颈癌2018年FIGO分期中
学位
背景:2020年,全球子宫颈癌估计有604,000例新发癌症病例和342,000例死亡,是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在发展中国家的女性中,宫颈癌是第二常见的癌症类型(每100,000名女性15.7例)和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每100,000例为8.3例),至少一项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非洲某些地区的宫颈癌发病率一直在增加。虽然子宫颈癌在筛查、诊疗方面近年来有很大的进展,但宫颈癌转移和复发在临床治疗上
学位
研究背景卵巢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起病隐匿且病情发展迅速,故而严重威胁着世界女性的身体健康,上皮性卵巢癌(EO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卵巢部位发生的肿瘤。紫草素(SK)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抗肿瘤作用已得到诸多证实。然而,鲜有关于紫草素在上皮性卵巢癌中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随着大数据以及基因组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网络药理学方法可用于确定治疗化合物在癌症等疾
学位
先兆子痫是一种常见的威胁孕妇生命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补体活化对维持健康的妊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或不适当可能会导致先兆子痫的发生。本文就补体系统在先兆子痫发病中的活化和作用进行简要概述,为补体成分作为先兆子痫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预防靶点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正>“工业牙齿”即硬金属合金,俗称人造金刚石。早在1940年,Jobs等[1]报道了硬金属作业工人罹患肺病的病例,并提出了硬金属肺病的概念。硬金属合金可以引发间质性肺疾患、职业性哮喘,我国自2006年首次公开报道硬金属肺病以来,已累计报道数十例[2]。有研究还发现,作业工人因接触硬质金属合金粉尘发生皮肤过敏[3]。1 硬金属合金的属性硬金属合金主要成分是碳化钨(80%)、金属钴(5%~20%)、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清CA125水平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的关系,以及分析其与盆腔粘连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同时考虑其他凝血因子如凝血五项与其关联程度,从而进一步完善临床工作通过简单的血清检测完成对内异症盆腔粘连术前评估,便于临床选定合适手术方案,达到尽量避免术中副损伤并提高内异症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在术前检测鳞状细胞癌抗原、盆腔核磁共振成像基础上,探讨其结合危险因素对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状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诊断思路。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21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原发宫颈癌患者,入组374例,按照盆腔淋巴结状态分为转移组(n=73)和未转移组(n=301)。患者的资料从住院病例系统中获取,
学位
岩石地层单位建立的正确与否,关乎区域地层序列、建造对比、盆地分析与构造演化等,是地质学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新近1∶5万区域地质调查证实,西准噶尔哈拉阿拉特山地区的"佳木河组",并非前人所述火山岩呈夹层状与陆相碎屑岩互层,实由下部陆相粗碎屑岩和上部火山岩构成,二者间为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相互独立且新老关系层序清楚,岩石组合差异性显著.上部火山岩构成较完整的火山机构,火山通道相集块岩、次
期刊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SP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GATA6及IL-1β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判断两种蛋白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指标(年龄、FIGO分期、病理分级、病灶大小、腹水量等)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以探索卵巢癌发生发展机制,为其治疗和诊断提供新的靶点。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20例初治型原发性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