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取宏观考察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运用比较法学及法政治学的视角,选取埃及独立及其政体衍进这一个案经验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19世纪70年代以来,具有伊斯兰法传统的埃及在面对主权国家、民族主义、民主化、工商业扩张等现代性要素的冲击时,如何通过法律改革与宪制改革,逐渐完成了脱离奥斯曼帝国大一统的伊斯兰世界,实现有限自治,进而摆脱英法等西方殖民者的束缚实现主权完全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道路。 文章的论证主题是“沙里亚传统的现代性命运”。为了论证这一主题,全文用三章进行了集中论述。第一章是对沙里亚传统独特性、困境及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的介绍,分别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对整个伊斯兰做了详尽的叙述,其是整个论证主题的大背景,也为后文的论证做了铺垫;而第二章紧接第一章的叙述,论证奥斯曼帝国在俄土战争中全面溃败后,新成立的主权民族国家——埃及,在反阿拉伯、反殖民化的进程中,如何进行法律变革,制定大量如埃及民法典一样的西方法典来锻造其民族性;并在此基础上,如何进行宪制变革来实现民族体的民主化。经过论证得出,埃及在实现整个国家现代转型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同时又经历了走改良道路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与震荡,其现代化转型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不得不说,这何尝不是一次皮鲁斯的胜利。而第三章又回到整个沙里亚传统的大背景中,选取三个走不同现代道路的典型伊斯兰国家,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伊斯兰国家同其他非西方国家一样,都面临西方化、现代化的难题,而可供复制的绝佳模板是不存在的,面对这股文明激流的袭来,伊朗选择了神权政体,但西方化、现代化是全世界的大趋势,它不可能与整个世界完全孤立,因此,伊朗完全拒绝西方化、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土耳其选择了全盘西化却成为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其想完全抛弃伊斯兰并成为欧洲国家却遭到西方国家的一致排斥;而对于埃及,在伊斯兰现代化转型的道路上,相比伊朗、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是成功的,但原型毕竟限制转型,由于埃及长期受伊斯兰传统的束缚,所奉行的团体本位思想、封建专制制度,与后来国家转型中引进的个人主义的西方法以及民主化制度格格不入,这些根源上的矛盾,原型上的束缚,无疑让埃及这个走改良道路的伊斯兰现代化样本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再加上20世纪70、8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挑战,整个国家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动荡,埃及这个在伊斯兰传统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化国家走的并非容易。总之,对沙里亚传统的现代性出路争议巨大,其出路到底在哪?这将是伊斯兰世界未来继续面临的问题,也将是理论界长期探索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且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