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跨区域水环境管理体系与对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ea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河是我国第一条进行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大江大河,被列入了“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治理“三河三湖”的重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止,水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然而,目前治理的成效与国务院确定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淮河流域跨区域的水环境问题依旧突出。淮河流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省际矛盾突出的流域,本文从淮河流域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着手,对流域的跨区域水环境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淮河流域跨区域水环境管理对策和建议。  本论文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实际,从流域的角度,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流域立法、流域机构改革、建立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水环境管理的实践历程及淮河流域的水环境管理现状,通过淮河流域水污染事件的实例分析,指出当前流域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对国内外跨区域水环境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不足,通过借鉴国外水环境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部分对淮河流域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淮河流域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经济利益博弈、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淮河流域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通过淮河流域跨区域水环境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淮河流域跨区域水环境管理对策。一是完善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立法体系;二是优化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结构;三是建立和完善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四是建立淮河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五是全面推行水污染防治责任考核制。
其他文献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初中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自身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并结合笔者所在班级
学位
生物质能以其可再生性、使用过程的低碳、低硫排放等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发展。目前生物质能源已经占世界总能源供应的14%。然而在我国,针对生物质能利用的支付意愿研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湖泊、河流等水体水华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多有害的影响。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来防治水华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以水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