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府接受和运用国际法过程中的失误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东扩,东亚传统的“华夷秩序”逐步瓦解,长期居于东亚宗藩体制中心的“天朝上国”——中国,也逐步沦落为西方列强侵略瓜分的对象。为适应新的国际环境,晚清政府开始非情愿地被迫接受和运用西方国际法制定的国际交往规则——国际法。本文拟对晚清政府在接受和运用国际法过程中的失误之处,谈点粗浅认识。首先,晚清政府对国际法的引入,主要包括:林则徐组织的国际法翻译工作、来华传教士对欧美国际法著作的翻译和中国留日学生对日本国际法著作的翻译。在“中体西用”等传统思想的束缚下,晚清政府没有给予引入活动有力的组织和支持,导致晚清时期国人对国际法知识缺乏系统性掌握和深刻理解。其次,在中法战争前后,晚清政府大量地运用了国际法的相关规则理论同外国展开公法外交。但是,因为传统思想的束缚、清政府及官员对国际法知识掌握的不足和理解的肤浅,导致中国在处理中越问题上无所适从、在战和问题上摇摆不定、片面依靠列强调停,并最终片面求和导致“不败而败”。晚清中国公法外交实践的失败,促使晚清国人思索中国外交的出路并讨论公法的可恃与不可恃。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国际法与国家实力之间的深层关系,所谓的公法并不足以使中国以自立,必须在自强的基础上讲求公理,将势与理相结合。晚清政府运用国际公法调适与列强之间的关系,没有能够挽救民族的危机,这其中有列强推行霸权主义、无视公法,以及近代国际法本身存在的时代局限性因素。但是,晚清政府对国际法的认识的不足和运用的失误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弱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做到:讲公法,以游刃于列强之间,求得生存发展之机;强国势,以增讲公法之资。二者相辅相成,弃虚荣、求实际,争所必争,才是弱国外交最佳的路径。
其他文献
对国际图联的第一个核心计划——UBCIM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并对国际书目控制与国际机读目录计划的最新发展予以介绍,以便为我国书目控制工作提供借鉴。
<正>0引言城市生活污泥主要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以后的污泥,污泥中存在大量有机物、病菌、重金属等物质,长期堆存会造成恶臭、滋生蚊蝇、污染地下水等有害影响。利用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
主要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特点,探讨了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趋向的新思路.
介绍了机位分配专家系统。该方法使用现有的DBMS管理知识库。分配过程采用三级推理模式,初期分配,中期分配和后期分配。一个内嵌的知识库用于各个分配过程过滤无效机位和冲突消解。
信息公开制度是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必然途径,是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机制,是政治民主和法制健全的产物.研究外国的信息公开立法实践,探讨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问题,对于我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