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l/Ti<,2>AlC复合材料的相形成规律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m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因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较低的密度,从而成为目前世界上研究最为热门的高温结构材料之一。然而,室温脆性仍然是其实用化的主要障碍。而通过添加陶瓷颗粒制成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可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并同时保持基体密度低等特点。 三元层状陶瓷Ti2AlC作为H相的典型代表,兼具陶瓷和金属的优点。在常温下,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有较低的Vickers显微硬度和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像金属一样可进行机械加工,并在较高温度下具有塑性;同时它又具有陶瓷的性能,有较高的屈服强度、高熔点、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因此,在TiAl基中引入一小部分的Ti2AlC,从而制备TiAl/Ti2AlC复合材料,就可能兼具两者的优性。 本研究采用三个系列配比:(a)以Ti粉和Al粉为原料,研究Ti-Al间的反应;(b)以Ti粉、Al粉和TiC粉为原料,研究Ti-Al-TiC间的反应;(c)以Ti粉、Al粉和活性C粉为原料,研究Ti-Al-C间的反应机理及与Ti-Al-TiC系统的关系。采用原位热压烧结工艺,通过差热分析和X衍射图谱,分析了600℃~1300℃不同烧结温度下烧结所得产物的相组成。重点探讨了该反应过程的相形成规律和反应机理。通过扫描电镜结合能谱仪研究了烧结产物的显微结构特征。同时还测试了所合成的TiAl/Ti2AlC试样的部分力学性能、密度和维氏显微硬度。 研究结果表明,Ti-Al-TiC系统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热压温度在900℃之前,Ti和Al的反应生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烧结温度达到900℃以后,TiAl金属间化合物和TiC反应合成TiAl/Ti2AlC复合材料。通过保温阶段,三元Ti2AlC长成层状多晶结构,同时,复合材料致密化。Ti-Al-C系统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段:烧结温度在900’C之前,Ti和Al的反应生成TIAI金属间化合物;烧结温度达到900℃之后,Ti、A!间的放热反应引发C和未反应完全的Ti反应生成TIC;TIAI金属间化合物和TIC反应并合成致密TIAI/TiZAIC复合材料。通过保温阶段,TiZAIC长成层状多品结构,同时复合材料致密化。研究了Ti一AI一TIC和Ti一Al一C两个系统的反应机理。 应用扫描电镜结合能谱仪,研究了三个系列的原料配比在1100℃1300℃温度下热压烧结所得产物的显微结构特征。结合XRD图谱,1200℃温度下的烧结产物晶体发育最好,且结构最致密,研究了该温度下掺加7vol.%和1 svo!.%TIC所合成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Vickers硬度。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说明,少量TiZAIC的引入,使得材料中增加了颗粒增韧的能量吸收机制,这也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然而过多的TiZAIC含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利。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比例快速增长,从而产生大量的焚烧灰渣(包括飞灰和炉渣)。垃圾焚烧飞灰因含有多种可迁移重金属包括Pb、Cd、Ni等,被国家列为危险废弃物,需要在最终处置之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二维和三维裂缝密度通常对矿山安全设计、裂缝性油气藏储量估计、地下流体在裂缝介质中的运移描述等都是一个重要参数。然而在实际中由于受天然露头和测量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堆取料机取料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堆取料机是现代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生产设备,堆料取料机的生产能力对整个生成过程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反应了现代社
α"-Fe16N2由于其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适中的磁晶各向异性等优异的磁学特性,在磁记录和磁感元件材料等应用上具有巨大的潜能,受到整个磁性材料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纳米Fe3O
嵌入式智能仪器以其体积小、价格便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已成为测量仪器发展的新方向.该文首先介绍了智能仪器结构特点,常用嵌入式处理器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比较,以
热电发电系统能否实用化其关键是高性能热电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在中温领域(500~800K),由于目前所使用的PbTe系热电材料存在性能指数低(ZTmax=0.9),在使用过程中性能恶化及Pb对环境的
丙烯菊酯(以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含有机物(以CODCr计)、含盐、含NH3-N、总磷都较高,且组成复杂。本论文拟采用“成赫工艺”和“催化氧化”
近年来,埃洛石纳米管(HNTs)作为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材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HNTs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较强的吸附能力、良好的水分散性、优秀的生物相容性、活泼的表面化学
TiO2 纳米薄膜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作为光催化氧化剂,具有很高的氧化还原活性,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本课题从理论和实验上对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