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僧衣、僧食戒律既是佛教思想的直接体现,同时也与外部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道宣作为律宗的实际创始人,其《四分律行事钞》对中国佛教戒律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今日,中国的出家戒律仍以《四分律行事钞》为圭臬。研究《行事钞》中的衣食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与"四药受净篇"所规定的佛教衣食戒律进行研究,对于指导现代僧众的生活,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行事钞》对《四分律》的承袭与发展,也为研究佛教衣食戒律的演变与佛教的中国化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行事钞》中的戒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既丰富了佛教戒律自身的内涵,也对中国的文学、建筑、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研究价值。然而长期以来,鲜有学者对《四分律行事钞》所载戒律制度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对道宣《四分律行事钞》二篇所载衣食制度进行研究,将《行事钞》与《四分律》进行对比,以明辨戒律规定之发展演变,探讨中国佛教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四分律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和"四药受净篇"之僧衣、僧食制度,分析二篇所载衣食制度对《四分律》"衣犍度"、"药犍度"的继承与发展,并在研究对比的基础上,揭示衣食戒律变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