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圆管内纳米颗粒悬浮液流动和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95130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高新技术发展重要领域之一的纳米技术,已呈现出向航天、微电子、微机电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全面渗透的态势。随着纳米技术迅速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尝试用纳米颗粒材料强化对流换热,给强化传热技术带来了蓬勃生机。但此项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微细尺度通道内纳米颗粒悬浮液流动与对流换热规律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公开报道。鉴于纳米技术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在热科学领域中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纳米悬浮液的稳定性,设计和建立了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细圆管内氧化铜纳米颗粒悬浮液流动及换热特性,包括流动阻力特性,流动的转捩和换热特性。用扫描电镜拍照分析了氧化铜纳米颗粒悬浮液地颗粒分散性,实验测定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氧化铜-水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沉降率,结果表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控制悬浮液中颗粒地沉降,维持悬浮液稳定性。试验段的管径分别为0.68mm,1.01mm和1.28mm。氧化铜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50nm。悬浮液中氧化铜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04和0.06。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的分数为0.02。为对比分析还测试了水和分散剂溶液的流动与换热特性。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层流向湍流转捩的临界雷诺数随管径减小而减小。纳米颗粒悬浮液的fRe值总体上要高于水,且管径越小,fRe值越大。管径较小时过渡区特征不明显。过渡区时壁面粗糙度对不同工质的影响不同。对流换热实验结果表明,层流时去离子水的努谢尔特数Nu要高于已有液体对流换热关联式计算之值,且管径越小,这种偏离越大。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对流换热系数高于水的,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越高,悬浮液的对流换热系数越大。随着层流想湍流的转捩,强化效果也越明显。采用纳米颗粒悬浮液换热,流动的阻力系数增大幅度小于换热的努谢尔特数增大幅度,采用纳米颗粒悬浮液强化细管内的换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当前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结合我国车用发动机使用的实际情况,针对491Q型汽油机,研究开发一套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使其在491Q型发动机上能够得到优化匹配。此系统主
新课改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学习需求为教学目标.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此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后,教
热流测量是热工测量中的难点,特别是瞬态热流的测量是热工测试中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因此瞬态热流计的研制填补了国内在瞬态热流测量上某些方面的不足。瞬态热流计在建筑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工作对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以及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小学教育必须要积极突破传统教育局限性,彻底落实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但由于英语是一种全新的语种,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也导致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升,学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基本能力的黄金期,数学作为小学教育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受到了教师和社会广泛的关注,并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数学相关的知识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