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必译本《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翻译表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r_ideali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90年代,翻译逐渐从纯粹的语言范畴上升到文化范畴,翻译理论也日趋多样化。而随着60年代妇女运动的兴起,女性主义于70年代成为社会文化研究的一部分,为翻译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女性主义视角;解构主义、创造性叛逆和译者主体论的提出则更促进了翻译与女性主义的结合。从此,语言(翻译)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服务于女性主义的操纵工具。换句话说,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女性主义译者通过重新定义传统的“忠实”概念——忠实于女性自我的文本阐释,借助于解构以及译者主体性理论,一方面努力挖掘隐匿于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大胆而巧妙地向译本注入自己的女性意识。她们借助增补、加写前言与脚注、劫持这三种最主要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使“女性在语言中显现,从而让世界看见和听见女人”。然而由于汉语与西方语言在结构方面的区别,以及妇女运动在中国的缺乏,中国女性主义至今仍处于尴尬境地,起码中国女译者很少有人公开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或带有女权主义思想;但是她们总难免从女性视角出发处理原作中的女性形象,使被埋没的女性真我浮出地表,所以可以说中国的女性主义翻译现象较之极端的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来说,是温和的,潜意识的。杨必便是其中之一。她的民主、追求自由、叛逆的性格决定了其译本《名利场》在翻译目的及翻译手段上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不谋而合。本文将通过对杨必译本与贾文浩、贾文渊兄弟译本以及彭长江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说明杨必译本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意义。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突破以往的对单一文本进行分析的方法,将同时对《名利场》的三种译本进行比较,使作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同时将中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结合并比较,将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现象归类于潜意识下进行的温和的翻译实践,而非带有政治目的的极端型的实践,这也将为中国翻译研究开辟更广阔的视野。
其他文献
<正>开创新时代基层党建新局面,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党建阵地作用,提高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广大党员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
西南少数民族的傩文化,是以驱疫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的古文化现象,是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特殊形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过程中,由于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广为
堕胎问题自古以来就属于争议性较大的议题之一,无论在时间上的历史演变还是在空间上的世界各地,堕胎问题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个人自由主义和信奉宗教信仰
20世纪80年代金融改革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较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进驻我国的步伐加快,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具备优势,在金融产品不断趋于同质化的今天,
被胁迫行为理论在英美法系刑法中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符合法律规定的被胁迫行为是一般辩护理由之一,若被告人的行为符合了被胁迫行为的法定要件,则被告人可无罪释放。我国刑
信息技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带动并提高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信息技术与音像业有着极强的关联度并对其有强烈的带动性,信息制造业的技术发展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由于竞争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不段增进其组织中人力资产的价值,而组织中人才的选、用、育、留,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使得企业中人
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促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努力寻求精神的依托,宠物作为人类的伴侣,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然而在宠物数量迅猛增加的同时,也频繁出现
在现代化的高科技时代,网络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虚拟世界的发展衍生出许多前所未有的交往模式,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网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经济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企业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