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刚度非线性能量阱减震控制性能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wb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简称NES)技术是有别于传统质量调谐阻尼器(TMD)技术的附加子结构被动控制技术,其控制原理是通过设置具有强非线性刚度特性的附加子结构,利用非线性系统所特有的模态内共振特性,使子结构对主结构的动力响应形成内共振俘获(Internal resonance capture)行为,大量吸收主结构响应能量并耗散掉。由于其控制原理不再局限于调谐作用,所以NES具有比TMD更可观的吸振带宽和性能鲁棒性。为研究新的具有强非线性回复力、且对结构地震响应具有更好控制效果的NES,本文提出设置含负刚度特性的NES来实现高效、被动的结构地震响应控制,通过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的创新点和工作包括:(1)对非线性能量阱减震控制体系的数值算法进行研究,为NES的数值仿真提供算法上的支持。基于数值小波变换,研究构造响应能量功率谱的算法,为分析NES在宽频域上形成靶向能量传递的机理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2)针对典型分析模型,分别对采用负刚度NES、立方NES和TMD控制方式的装置参数进行数值寻优,对各优化的减震控制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负刚度NES减震控制性能全面优于已有的立方NES,对主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鲁棒性优于TMD,对地震动峰值变化的鲁棒性与TMD相当。(3)为了深入分析负刚度NES的减震控制机理,应用数值小波变换对体系的地震响应时程进行功率谱时频域分析,揭示了在地震作用过程中,负刚度NES总体上对主结构产生更为显著、更为持续的瞬时内共振俘获行为,因而其减震效率较高,且由于这种瞬时内共振俘获是在多频域上同时展开的,特别是其瞬时次谐波内共振俘获行为对主结构基频的改变并不敏感,使其减震控制性能具有强鲁棒性。(4)研究摩擦阻尼对负刚度NES减震控制性能的影响,包括体系质量比、地震动记录峰值以及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型负刚度NES的减震控制性能基本保持与粘滞型负刚度NES相当。体系质量比、地震动峰值、摩擦系数的合理选取可使摩擦型负刚度NES具有较好的减震控制性能。(5)研究附加碰振装置对负刚度NES减震控制性能的影响,包括对负刚度NES控制体系的地震响应和减震控制鲁棒性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碰振装置材料对碰振型负刚度NES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控制下,附加碰振装置可提高负刚度NES的减震控制性能。(6)对负刚度NES装置模型进行设计制作,并分别对设置负刚度NES的单层和四层钢框架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对负刚度NES的减震控制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的对比,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目前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列出了10项预防癌症的健康生活方式。1.不吸烟。不使用烟碱产品,如果你已经开始试着戒烟,请不要放弃,最终你会收到一定的果效:
期刊
<正>一、引言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在公共建筑中,因为空间使用的需要,往往出现净高相对较大的中庭、入堂等结构,于是,高大模板的支设便相伴而来,高大模板,又称高支模板,根据住
[西皮三眼]张公道三十五六子有靠,陈伯愚年半百无有后苗。为儿女我也曾朝山拜庙,为儿女我也曾补路修桥。怕将来老天爷无有果报,眼睁睁有何人去把纸烧。这是京剧《打侄上坟》中的
【正】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学者,他提出的"教学合一"的教育主张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适合中国国情,影响深远。教学合一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体育文化历经长期的积淀。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
本刊讯2012年6月7日,常州机场与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立足航空货运领域和现代物流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服务于常州及长江三角洲
我还依稀记得童年时代家乡小城里的发电机,那时用户要想用电,必须自己购置电池或者发电机作为电源。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国家电网逐步成为社会的基础产业,所有的发
热电池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外部激活信号激发内部引燃系统,热电池正常工作,因此激活时间对于武器系统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从热电池激活方式、引燃组件、电解质种类、单体厚度等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学家、教育学者及年轻的家长们都认识到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让孩子参加各种美术活动及培训班已蔚然成风。但是,年轻的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及caspase-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HCC患者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肝组织中Fas、F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