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由此可能导致的利益冲突问题,使得企业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成为可能。由于这类问题的存在性,独立审计的鉴证职能始终具有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高质量的独立审计能够为减少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提供合理的保证,对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审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审计师的生存和发展,设法扩大规模和培养行业专长是审计师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采取的两种策略。在西方审计市场上,许多大型审计师把发展其行业专长作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之一,审计师行业专长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研究也已经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数据,但由于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晚,在研究变量的选取、样本的筛选以及研究方法的确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所形成的研究结论极不一致。而我团证券审计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对审计师行业专长的研究,尤其是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几乎是空白。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研究了法定审计市场中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这对于探索我国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存在性和有效性,反映不同行业中审计师的专业特长熟练程度,从而帮助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定价、帮助企业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对相关成本和收益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我国法定审计市场上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发展现状出发,对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其后以特定审计师在特定行业中的市场份额作为其行业专长的替代变量,分别建立国际“四大”、非“四大”国际审计师、其他本土审计师等虚拟变量作为审计师类型的衡量指标,在控制公司资产规模、应收账款和存货比重、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股权结构、独立董事人数、注册地、审计意见类型、审计师变更等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构建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的实证模型。通过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收集的2004年至200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3593个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法定审计市场中,国际“四大”无论是否具有行业专长,均能够获得审计溢价,而行业专长的培养更有助于其提高审计收费;非“四大”国际审计师无法获得明显的审计溢价,其他本土审计师则无法获得审计溢价,对于这两类审计师来说,行业专长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收费。
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已有研究忽略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的背景下,本文以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视角来研究审计收费问题;(2)考虑到我国21世纪初相关政策的影响和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本文的实证研究采用2004年以后的数据;(3)较全面地考虑了不同类型审计师的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