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DSS DR16 LRG巡天数据考察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均匀性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r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宇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所谓的宇宙学原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精确宇宙学时代的来临使得从观测上检验宇宙学原理成为可能。迄今对巡天观测数据的分析已经能很好地表明大尺度结构上的各向同性性质,但是对星系在大尺度结构上的分布是否均匀尚有争议。这体现在,尚未有一个公认成立的大尺度结构的均匀性尺度。按照标准宇宙学方法对巡天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小尺度上(<100Mpc/h),可观测宇宙中的星系分布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呈现出分形分布的特征。而在较大的尺度上,据信存在一个均匀尺度rh,超过该尺度的星系分布满足均匀性。目前有很多研究试图从巡天观测数据中确定这一均匀尺度rh,从而确定宇宙学原理的有效性。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获取并处理了斯隆数字巡天(SDSS)最新发布的数据DR16。利用其中eBOSS亮红星系(LRG)数据样本,计算了 LRG星系分布的两点相关函数ξ(r),初步得到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均匀尺度rh的范围在156-216 Mpc/h之间,特征尺度r0约为5-16 Mpc/h。这一结果与标准宇宙学模型(ACDM模型)的理论预言基本符合。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如果把宇宙大尺度结构看作一个复杂系统,在对均匀性尺度的定义上,标准宇宙学和统计物理学存在一定的“张力”。这导致在对均匀尺度的理解(以及计算)上,可能存在显著的不同。本论文目前的初步计算为在不远的将来进一步考察大尺度结构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在多声音乐中,旋律和低音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调音乐是在多声音乐中,以一个声部为主要旋律声部,其余声部主要是对旋律声部起着陪衬作用,缺少相对的独立性,加强和丰富织体的音乐。这个时期的织体层次根据声部的不同作用:分为旋律、衬托声部、低音部三个基本层次。低音进行作为低声部之一,处于最底部,最具有基础性。对和声位置、结构、进行以及情感表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低音线条在进行中起着横向作用,具有旋律性和色彩
根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可以帮助植物固着在土壤中,同时可以储藏养分、吸收水分、运输物质以供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高等植物的根系主要包括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主根来源于种子中的胚根;侧根和不定根都是胚后发育的产物。侧根是指主根上产生的根,不定根可以产生于不同的部位,来源于不同的细胞。植物激素生长素可以促进不同根的发生,但是生长素如何促进不同不定根的起始还不清楚。本文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定根
花粉是高等植物雄性生殖细胞的载体,为了保证花粉的正常发育,开花植物在花粉表面形成了花粉壁结构。不同物种的花粉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被称为花粉壁模式。花粉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初生外壁是花粉壁模式的模板。目前已报道的花粉壁形成的相关基因有DEX1、NEF1、EFD、NPU等,但是初生外壁形成的分子机理仍然不清楚。DEXY基因也是一个影响拟南芥育性的基因,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荧光蛋白VENU
知情同意的不完善是导致医患矛盾乃至医患冲突的重要诱因。现代医学伦理界认为知情同意是医疗实践中有同意能力的个体在获得并理解必要的医疗信息说的情况下,自愿做出医疗决策的过程。目前对于医方需要告知患者必要信息的标准不统一且没有对知情同意过程进行评估,导致知情同意书的信息不完整以及知情同意书的可读性差,因此需要对患者知情同意过程进行测量,评估知情同意过程的质量并了解患者对于医疗信息的理解程度。通过采用多媒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与其寄生分子D型卫星RNA(D satellite RNA,D-sat RNA)侵染番茄时,可导致番茄植株的程序性死亡。已有研究表明决定D-sat RNA在番茄中发生致死性感染的序列是靠近3′端的第285、290和292位核苷酸,同时突变这三个核苷酸所形成的突变体sat RNA(即Dm-sat RNA)感染番茄时,不引起植株死亡。本
Dunkl算子是带有反射项的一阶算子。本学位论文研究在上半平面上和单位圆盘内的与秩为1(单参数)的Dunkl算子相关的广义重调和函数(称为λ-重调和函数)的非切向收敛性和解析表示等问题。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引入了上半平面上的关于λ-重Laplace算子的Green函数(称作λ-重调和Green函数),证明了它的各种性质,并对具有紧支集的函数,建立了基于λ-重Laplace算子和-重调和Green
叶绿体本身就携带遗传物质和遗传系统,但同时会受到核编码基因的调控。然而,对植物叶绿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的材料是水稻的粳稻品种“嘉花1号”经EMS化学诱变得到的苗期叶色白化突变体tcd6,通过对其表型特征的观察、叶绿体发育分析、突变基因克隆、转基因互补、烟草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及功能分析等,得到以下结论:1、不管是在高温(32℃)还是低温(20℃)条件下,tcd6突变体幼苗
斑叶植物因为同一叶片上存在着叶绿体发育正常的绿色区和叶绿体发育异常的白色或黄色区域,被认为是研究叶绿体发育和质核互作的理想材料。虽然已有一些假说(如阈值模型和蛋白质合成与降解平衡模型)来解释斑叶形成的原因,但斑叶形成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叶绿体分裂对植株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但叶绿体分裂是否参与斑叶的形成过程仍是未知。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叶绿体分裂和细胞分裂在拟南芥斑叶突变体var2-1(yel
蝴蝶兰,兰科(Orchidaceae),蝴蝶兰属,原产于热带雨林,肉质根,附生生长。花色壮美,花型奇特:花瓣化的萼片3枚,侧花瓣2枚以及唇瓣1枚;具有两侧对称结构。颜色和花型独特的唇瓣吸引传粉者,为传粉者采集花蜜提供平台。典型的“ABCDE”模型以及“四聚体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蝴蝶兰花器官发育机理。目前,花器官发育研究主要集中于MADS-box基因,有关MADS-box基因上游调控因子或者互作蛋白
农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农药的种类增加,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各种各样的农药残留问题也越发的严重。近些年来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中基于核酸适配体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使用的抗体,适配体合成和修饰较容易,可利用适配体检测的目标物种类较多。近些年来的一些研究方法将适配体与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拉曼光谱等方法进行结合。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准确,灵敏地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