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今天,国际间“硬实力”的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软实力”竞争所替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际未来的基本战略格局。而“软实力”的组成要素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传播能力及国际竞争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2004年1月,我国提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相继—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体现了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把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是我国“软实力”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与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基本同步,国家在政策、经济等方面给予了出版业“走出去”极大的重视和支持。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想“走出去”,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而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恰恰是为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载体。所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同步发展并不是巧合,而是中国实施文化输出、主动介入全球化之争的必然要求。在科学研究成果传播途径选择上,学术期刊可以说是最有效的传播载体,中国社会科学能否真正“走出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至关重要。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及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社科学术期刊的“走出去”一直是双方共同关注的重点。鉴于此,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法、考察调研法、专家咨询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探讨分析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必要性及相关政策;其次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对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进一步分析总结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具体策略;然后细致分析了影响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主、客观原因;最后从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战略层面及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微观实践战略层面深入研究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发展战略。政治大国形象塑造、文化学术对外传播、学术出版经济运营、出版技术进步升级从政治、文化、经济、技术四个层面要求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必须“走出去”,并构成了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基本动力。同时,不论从国家宏观规划层面还是期刊出版单位具体政策制定及实践层面,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推动着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在全球文化格局建构及“软实力”竞争中获得更长远的发展。通过考察分析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但并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科学术研究领域并发挥足够的国际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性期刊普遍较综合性期刊“走出去”程度高,由此可见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以英文出版是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媒介,但我国英文社科学术期刊数量较少,专业细分程度不高,刊物质量亟待提升,对于世界学术界较感兴趣的、具有中国特有研究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关注度不够。中外合作出版增强了英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为其“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强大的动力。对“走出去”程度较高的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个案研究表明,国家及编辑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保障力量;立足本土的研究内容是“走出去”的前提条件;学术质量是“走出去”的根本;语言多样化是“走出去”的特色;中外合作出版是“走出去”的有效渠道,但是要注意趋利避害;综合性刊物的专业化转型是“走出去”的必然要求。制约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原因可归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客观原因主要包括: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主性较弱;中国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制约;语言障碍。主观原因主要包括:办刊理念滞后;期刊质量有待提高;编辑出版规范与国际规范存在差距;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滞后;科研评价导向偏离。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从宏观规划层面及期刊出版单位从具体实践层面共同推动。分析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宏观战略包括:深化改革战略;重点培育战略:资源整合战略;平台搭建战略。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实践战略包括:期刊定位战略,具体包括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和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多元化语言出版基础上的加强英文学术期刊建设战略;期刊质量保障战略,具体包括专业化队伍建设战略、多元化组稿战略、专业化审稿战略、规范化体例建设战略、快速出版战略、数字技术应用战略;期刊经营战略,具体包括集团化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战略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提升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