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中既包含对历史变迁的梳理,也包含对现阶段矛盾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前者则是后两者的基础。景观是人地关系的客观呈现,其具体的特征和动态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迁过程。中国国土景观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又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多样性特质。然而,这一特质正因快速的城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展开风景园林学科视野下的国土景观历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历史都城所在的区域景观系统,是其所处阶段人地关系状况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国土景观研究的深度,探索其形成的历史原因。东汉至北魏时期的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其所在区域无疑为区域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四维的典型历史切片。在本研究中,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的人居环境系统是研究的主体内容,而研究过程则是以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变迁为基础,探索自然系统、支撑系统和城市系统在区域中的客观呈现,即区域景观系统。具体研究从风景园林学科的综合视角出发,首先梳理了中国历史主要都城的地理环境特征,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三个要点:国家与区域视野、空间层次与时空变迁。随后,通过多角度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多阶段解析北魏以前洛阳社会变迁的特点,以明确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基础。最终,以东汉至北魏时期都城作为出发点,将区域景观分为自然景观、都城支撑景观与都城城市景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中自然景观研究部分包括对主要自然景观要素和自然景观系统的特征进行研究;支撑景观研究部分包括对关隘、城乡、农业、水利四个系统的解析;城市景观研究部分则首先探究了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关系,分别对东汉、魏晋、北魏三个时期的城市景观进行解析,最终总结了这一时期洛阳都城城市景观系统的特征。研究认为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有5点主要特征:①多层次、多尺度的系统空间结构;②王朝背景的差异性与政权兴衰变迁导致的强烈阶段性特质;③自然环境对不同景观系统开发模式的基础性作用;④支撑景观强烈的结构特性与波动性变化特征;⑤以汉魏洛阳都城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礼乐秩序建立。而正是这5点特征,形成了融合自然与文化的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本文的创新点在于:①成果创新。以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作为典型历史切片,拓展了国土景观、历史城市、都城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②体系创新。在系统的视野下,研究都城区域人居环境系统的客观呈现,注重对子系统解析的同时关注它们之间的互动方式;③思路创新。动态的看待区域景观系统,注重各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剖析其中的深层原因;④方法创新。结合古今资料展开图解研究,并以图示化方式展现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