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硬度增加是血管衰老的重要表现之一.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反映血管硬化程度的经典指标,可用于评估血管衰老情况,baPWV值越高则提示血管硬化程度越高.正常成年人baPWV参考值范围低于1400mm/s,若青年人baPWV达到1500mm/s以上则定义为"血管早衰",老年人baPWV若低至1300mm/s以下则定义为"血管逆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血管早衰"青年人群和"血管逆龄"老年人群的临床特点,以探讨"血管早衰"的危险因素和"血管逆龄"的保护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2010年至2017年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综合楼体检部行baPWV检测体检者的体检报告.将青年人群(18-44岁)中"血管早衰"者(baPWV≥1500mm/s)定为A组,并选择与其性别、年龄、体检日期相匹配且baPWV<1500mm/s的青年人,作为青年对照组,定为B组.将老年人群(60-90岁)中"血管逆龄"者(baPWV≤1300mm/s)定为C组;并选择与其性别、年龄、体检日期相匹配且baPWV>1300mm/s的老年人作为老年对照组,标为D组.收集相关资料,分别记录各组人群的观察指标并做统计分析. 结果:1."血管早衰"组(A组)纳入152例患者.与青年对照组(B组)相比,其高血压患病率、脂肪肝患病率、脉率(PR)、收缩压(SYS)、舒张压(DIA)、平均动脉压(MA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尿酸(UA)、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较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管早衰"组(A组)baPWV与SYS、DIA、MA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YS、DIA、MAP、PR、TC、TG、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γ-GT、UA、WBC、N、L升高均为"血管早衰"的危险因素,其中MAP、PR、TG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仍有意义,是"血管早衰"独立危险因素.2."血管逆龄"组(C组)纳入119例患者.与老年对照组(D组)相比,其高血压患病率、脂肪肝患病率、PR、SYS、DIA、MAP、TC、FBG、HbA1c、UA、血小板(PLT)、血沉(ESR)较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管逆龄"组(C组)baPWV与年龄、SYS、DIA、MA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ESR呈正相关.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YS、DIA、MAP、PR、TG、FBG、HbA1c、PLT降低均为老年"血管逆龄"的保护因素,其中MAP、PR、PLT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仍有意义,是"血管逆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对"血管早衰"及"血管逆龄"人群研究表明,除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经典危险因素外,γ-GT、UA、PLT、炎症状态等也与血管衰老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血管衰老的发生与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