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石墨烯基对电极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r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了最先进技术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s)因其光电转化效率高、制作工艺简单、所需成本较低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DSSCs由吸附有染料的TiO2光阳极、含有I3-/I-的电解液和对电极构成。其中,对电极是DSSCs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起到了收集光阳极中导出的电子并催化还原I3-为I-的作用。传统的对电极材料为铂(Pt),因其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然而,Pt的价格昂贵且储量有限,在液体电解质中也极易被腐蚀,这严重制约了DSSCs的大规模应用。因此,探索低成本、高催化活性的Pt替代材料迫在眉睫。炭材料种类丰富且来源广泛,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已被广泛的应用于能量储存与转换领域,如炭黑、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炭材料,其独特的理化特性使其在DSSCs对电极材料中深受欢迎。本文以石墨烯基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合成了磷掺杂的石墨烯(PG)和氮、磷共掺杂的石墨烯(NPG),研究了其作为DSSCs对电极使用时对I3-的催化还原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以氧化石墨(GO)为碳源,H3PO4为磷源,通过高温退火的方法合成了PG。PG很好地维持了石墨烯(G)的二维层状结构,并且杂原子P的引入产生了了更多的缺陷,改变了G的电子特性和化学特性。与单纯的G和商业化的Pt对电极相比,PG对电极对13-的催化还原性能更优。考察了不能的原料配比和不同的退火温度对PG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GO与H3PO4的质量比为1:1,退火温度为800℃时,DSSCs光电转换效率可实现最高的7.86%。也研究了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性能,探索了其作为多功能催化剂的潜质。以GO为碳源,三聚氰胺和三苯基膦分别作为氮源和磷源,通过先球磨后高温煅烧的方法合成了NPG。球磨操作确保了N原子和P原子掺杂到了G的晶格中,使G拥有了丰富的孔洞结构和更多的缺陷位。将其应用于DSSCs中时,发现其对13-的催化还原性能明显高于Pt对电极,并优于单元的氮掺杂石墨烯(NG)和磷掺杂石墨烯(PG),这是由于N原子和P原子的协同作用所导致的。考察了不同的煅烧温度对NPG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发现当退火温度为900℃时,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最高的8.57%。同时,NPG对电极也有很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其他文献
一氧化碳和氨气都是廉价且丰富的化工原料,因此,从一氧化碳和氨气出发合成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科学意义。本文采用介质阻挡放电,详细研究了CO/NH3
脱硫是目前重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重有色金属冶炼中硫的脱除回收工艺的现状与发展。针对国内某矿山黄铜矿热压酸浸渣
神经病理性痛(慢性)的产生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挑战。临床上,通过单纯抑制痛信号传递系统神经元的兴奋性,来治疗慢性痛的药物,疗效差、副作用严重。这提示,痛感受器的
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开发现状,分析了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应用的主要因素。首次以铝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电脑雕刻技术加工流场和化学镀镍磷合金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了性能优异的铝合金双极板材料。1、以铝合金为基体材料,按照最简单的蛇形结构设计流场,采用电脑雕刻技术加工流场,流道宽度和深度均为1mm,电脑雕刻流场精度高和容易控制。2、浸锌是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