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创作始末——兼及不同文学本与演出本的比较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馆》是老舍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它图卷式的戏剧结构、生动精炼的人物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具有多重内涵的主题意蕴,构成了《茶馆》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学界有些学者至今仍认为《一家代表》与《茶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将其视为《茶馆》的前身,或认为是这部话剧催生了《秦氏三兄弟》。事实上,阅读《一家代表》,不难发现,该剧在情节、内容各方面与《茶馆》毫无相似之处,也没有出现“茶馆”的场景,而其与《秦氏三兄弟》也只是同属于“社会——时政”型作品,除此之外,再无更直接的联系。因此,将《一家代表》与《秦氏三兄弟》或《茶馆》关联起来的说法并不成立。老舍将《秦氏三兄弟》中第一幕第二场单独抽出,使其成为《茶馆》第一幕,在这一过程中,老舍对剧本做了修改,这些细节的修改,体现出老舍严谨的创作态度。  《茶馆》不是作者一蹴而就的作品,而是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排演过程中,艺术不断精进的结果。老舍《茶馆》三个版本的文学本创作,汲取了北京人艺对剧本修改的精当之处,而北京人艺对《茶馆》的二度创作,对其成为中国话剧史上一个独特的篇章,助了不可或缺的一臂之力。  为使剧本能够演出,北京人艺对其增加了“红线”,这些硬加进去的“红线”,导致演出本与文学本产生一些矛盾与裂痕,而这与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紧张的政治形势和极“左”的文坛创作氛围密切相关。然而,正是老舍执着的艺术坚守,终使我们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文学本,而《茶馆》的艺术魅力及其所产出的巨大影响,则离不开北京人艺付出的巨大努力。
其他文献
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语言风格在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从1987年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一直到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他秉承自己"
本文主要讨论《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过渡性特征,认为它是由民间性向文人性演进的过渡形态,其本身由此而呈现出民间与文人相结合的双重风格.引言部分对历代研究状
我国电力行业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电力施工建设项目的工程量任务大、工期长、特定需求的特点导致其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工程中涉及到的工艺和有关技术机具越来越
《红楼梦》是一部集大成的小说,其作者曹雪芹也是一位有着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艺术家,特别在诗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是诗人也是画家,这使得他在创作小说时,自觉不自觉地融入诗人
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风电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风电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价值,明确其价值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做好风电系统的研究工作,提高风电系统运
在电力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两者都把关好了,才能出一个安全高质量的电力工程.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真正的实施还是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是我
期刊
在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扶持和补贴下,电动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电动车几乎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的出行工具.电动车产业一方面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快捷、轻松、环保出行需要,但另一方面
本文从约翰·缪尔的文本出发,从自传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及自然在他生命中重要地位的必然性;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想,阐述爱默生、梭罗等人对他的影响,并分析异同;然后,结合社会现实,从他
大白菜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微生物的侵害,给白菜生产带来不同程度地损失,甚至造成大面积绝收。因此,及时而有效地防治主要病害是获得白菜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