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相同浓度不同生物群解脲支原体血清型3(Uu3)和8(Uu8)及二群混合感染(Uu3和Uu8)在母兔生殖道中的致病性方法:将52只经阴道脱污染及雌激素预处理过的母兔随机分为四组(其中A、B、C三个实验组每组16只,对照组D组4只),分别阴道接种相同浓度(106 copy/g)的Uu3、Uu8,Uu3和Uu8的混合液及无菌培养液(A组接种Uu3,B组接种Uu8,C组接种Uu3和Uu8的混合液,D组为对照组接种无菌培养液)。接种后第1、3、7、14、21、35、49、63、77、91、105天,取宫颈管分泌物行Uu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于接种后第14天随机处死各组8只及对照组2只,及实验结束时取余下各组8只及对照组2只兔的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行HE染色光镜镜检,观察急慢性炎症反应,取接种后第14天的兔宫颈管粘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母兔宫颈管Uu感染阳性率:接种相同浓度的不同生物群Uu后,3个实验组母兔宫颈管分泌物中Uu总感染阳性率分别为:A组27.3%(25/88),B组55.7%(49/88),C组69.3%(61/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实验组间各同一时间点兔宫颈管分泌物中Uu感染阳性率35天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天及以后A组感染率为0,而B组与C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接种后第1天阳性率达最高峰,A组、B组、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5%(7/8),100.0%(8/8),100.0%(8/8),此后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接种后第105天所有母兔宫颈管均无Uu检出。对照组在任何时间点均无Uu检出。(2)母兔宫颈管Uu定量值:接种相同浓度、不同生物群Uu后,3个实验组母兔在接种后各时间点(第35天后除外),宫颈管Uu FQ-PCR定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实验组定量值均于接种后第1天达最高峰,A组、B组、C组的定量值均数分别为:3.64x106copy/g, 4.01x106copy/g,4.93x106copy/g,此后随接种后时间的延长定量值逐渐下降,同一实验组Uu在接种后的不同时间点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母兔的致病率:接种相同浓度、不同生物群Uu后,A组、B组、C组的总致病率分别为:31.3%(5/16),62.5%(10/16),81.3%(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组致病率最高,A组最低;3个实验组在接种Uu后第14天,其致病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接种Uu后第105天致病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对照组D组实验全程结束均无致病。结论:(1)单一接种106copy/g的Uu3、Uu8及两群Uu混合接种对母兔均可表现出致病性。混合组致病性最强,Uu8次之,Uu3组最弱。(2)在母兔生殖道中,接种相同浓度的Uu后,以混合组感染力及定植力最强,Uu8次之,Uu3组最弱。提示Uu8感染力和定植力明显强于Uu3。(3)不同生物群的Uu3与Uu8的致病浓度可能存在差异,Uu8的致病浓度可能为≥104copy/g,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