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以四川省B县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也不容忽视。“经济新常态”的提出,表明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到了发展的稳定期,但我们却越来越怀念没有“雾霾”的蓝天。我们提“新常态”意味着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好的环境为依托,应当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一直强调环境保护是一切发展的基本,并在环境保护立法进程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修订了已有的《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制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屡次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从福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渤海湾石油污染、华北地区雾霾污染、兰州水污染事件、腾格里沙漠排污等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表明我国在环境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问题。如何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好我们以及子孙后代生活的一片净土,成为了现代人以及当代政府思考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建设作为战略发展的重心,并对此做出新的统筹布局,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提出,都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然而,要实现生态文明,解决环境污染,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只靠不断推出新政策还远远不够,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面临的任务异常艰巨。  为此,本文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与任务,以及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严峻形势,以四川省B县实际案例为对象,对环境保护工作第一线——基层环境行政执法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首先论述环境行政执法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并结合四川省B县的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B县政府的干预影响、环境执法能力较弱、部门职能交叉且协作不强、执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执法监督的缺失和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的分析,找出当前我国基层环境保护工作中行政执法困难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即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行政执法能力、执法理念、执法体制和环境保护意识等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发达国家、国内其他地区在环境行政执法方面的成功经验,从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手段、改革环境保护执法体制、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入手,提出改善我国基层环境行政执法的几点建议和对策,逐步完善基层环境执法,改变目前基层环境保护工作中执法难的困境,以期由点到面,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下岗和失业人群逐渐增多,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而原有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已不能应对新的城市贫困问题,迫切需要新的城市居民救助制度。在这种背景
卫生行政许可与民众健康、社会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加强卫生行政许可对提高公共卫生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