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位编码衍射成像的高分辨图象复原算法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x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成像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更高的分辨率、更大的视场和更远的景深,而且需要更低的成本、更小的体积和更简单的结构。传统的光学系统为了满足成像性能的要求,往往通过增大系统口径、引入非球面元件或者增加系统复杂性提高成像质量,导致系统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衍射光学成像、超表面成像、计算光学成像等多种新型手段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根本上开始突破传统成像机理,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相位编码衍射成像器件和方法是将衍射光学原理和计算成像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一个可对光信息进行编码计算的光学元件对入射光进行调制,结合后期图象复原技术,仅采用单个元件或极简单的光学模块即可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大大降低光学系统的复杂性。区别于传统的光学系统物-像映射的成像模式,相位编码衍射成像的光学系统部分可直接对入射光信息进行编码计算,将整个光学硬件和后端计算机处理软件统一作为一个信息处理模块进行综合考虑。此时,传感器采集到的像不是一个可供人眼直接观测的清晰像,而是一个模糊的编码像,需要通过计算机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进行解码复原,才能得到最终的高质量图象。相位编码衍射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与图象复原算法息息相关。图象处理技术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大量经典复原算法,有逆滤波、维纳滤波、全变分模型及正则滤波等。这些算法都已经应用在前期相位编码成像技术研究中,但是目前应用于编码成像复原算法的大都默认光学系统为线性空不变系统,所有的编码图象通过点扩散函数等基本标定参数对光学系统的调制模型进行表征,进而对图象进行重构。而实际相位编码成像系统获取的大视场、宽谱段图象本质上是非线性空不变系统,离焦点或轴外点的点扩散函数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针对这一特性,本文采用一种基于相位编码图象特性的等晕区(像点形状不随物点空间位置而变的区域)划分算法,将成像区域根据系统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以及光学传递函数(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OTF)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子区域内的图象近似认为是线性空不变的。待各子区域图象复原后,再将多个子区域图象拼接为一幅完整的高分辨率图象。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码图象复原算法效率,提升图象等晕区与对应PSF的匹配准确率及速度,在基于图象非线性空不变特性以及分区域处理思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结合图象分块的复原算法,从系统光学特性角度出发,解决了传统复原算法退化模型描述不准确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退化模型精度。综上,本文主要研究重点包括:(1)根据相位编码成像原理,对不同相位编码函数的图象特性进行分析,保证本文复原算法的通用性;对轴外点和离焦点的光学传递函数进行分析,证明实际光学系统非线性空不变系统,为等晕区划分、系统标定方法以及点扩散函数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2)根据相位编码成像采样面获取的编码图象特性以及PSF分布,对图象的噪声和振铃效应进行分析,找出抑制噪声和振铃效应的方法。(3)由于实际光学系统为非线性空不变系统,光轴方向不同的离焦点以及采样面不同的轴外点都应该对应不同的点扩散函数。根据这一特性,对采样图象进行等晕区划分,在此区域内近似认为是线性空不变的,因此根据不同子区域对应的PSF,对每个子区域先行进行复原后再拼接成一幅高质量的重构图象。(4)在实际仿真及实验程中,图象等晕区与最佳PSF之间的匹配实现起来难度较高,往往需通过大量的标定,获取成千上万个样本,同时建立庞大的数据库,通过最优化算法确定二者之间的匹配关系,使得算法复杂,难以实现高效率的图象复原。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通过提前对相位编码衍射成像系统进行标定训练,构建等晕区与点扩散函数之间的联系。在后期的图象复原中,只需将等晕区输入网络中,即可得到此时等晕区最佳点扩散函数。此外,利用蚁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及精度进行优化。
其他文献
行人重识别作为视频监控技术被广泛用于大型公共场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不同摄像头拍摄的监控画面来定位目标行人,以此来预防一些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由于在实际场景中拍摄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优化问题几乎遍布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的各个领域,这使得优化算法成为现代科技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集体决策优化算法(C
独立微电网一般用于远离主网的偏僻地区或岛屿,可利用当地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有效解决电力供应难题,具有经济、环保、民生等多重意义。独立微电网缺少大电网支撑,调压能力和电压稳定性相对较弱,需要在微电网规划时考虑电压约束。因此,科学的规划微电网设备安装容量和位置,在满足电压偏差的要求下追求总成本最低,是保障微电网合理投资、经济运行和可靠供电的重要手段。为了在微电网优化配置过程中考虑不确定因素影响,利
研究背景:在国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形势下,冰壶运动是有望在冬奥会夺冠的项目。在冰壶运动项目的相关研究中,提到平衡能力,核心肌力控制越好,越有利于投壶的准确。因此,试图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曾被麻省理工大学誉为十大新兴技术之一,在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当SST的网侧电压或三相负载不平衡时,输入端产生的负序电流会对电网造成污染。为了提高SST应对不平衡工况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阶广义积分器(ROGI)的不平衡补偿控制方法。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综述固态变压器技术的
随着高分子材料行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易燃性容易引起火灾,燃烧后的塑料处理不当会生成更多的微塑料,易携带污染物进入到环境介质当中,具有潜在的生态危害。阻燃塑料中通常会添加三氧化二锑以提高其阻燃性能。锑已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污染物,具有长距离迁移性,其毒性和环境效应引起国际上的高度关注。为了对含有重金属锑的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毒性作进一步了解,科学评价其生态环境风险,本文以含
西部矿区井筒建设普遍采用全深冻结法施工,由于缓凝水泥浆置换高度受限,冻结管与冻结孔孔壁之间易形成环形导水通道,从而沟通不同层段的含水层,使之产生水力联系,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构成一定影响,需要采用注浆方法对环形通道进行封堵。本文依托营盘壕煤矿,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开展环形通道内速凝类浆液驱替扩散封堵机理及高压注浆作用下围岩非线性变形过程研究,为注浆工程关键参数的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应用场景的不断更迭,高速率和大带宽的网络需求给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光载无线通信(RoF)是一种可在毫米波段提供无线信号业务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海洋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水下图像处理技术在海底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中具有重要应用,则对于水下图像处理技术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本文在研究水下图像拼接技
半导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促进了半导体探测器的迅速发展,其中,硅微条探测器以其优异的位置分辨率(1.4μm)成为重点研究对象,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和高能物理实验室等。硅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