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典型牙体牙髓疾病临床病例报告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它通过机械预备和药物的作用,消除炎症,控制感染,然后永久充填并冠方修复,从而治疗牙髓疾病,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或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根管治疗成功的前提在于对根管系统充分的了解。根管系统分为髓腔和根管两部分。下颌第一磨牙是临床上进行根管治疗最多的恒牙,同时也是根管系统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的恒牙之一。下颌第一磨牙常见解剖形态为髓室呈矮立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髓室高度,髓室底可见3个根管口,近中根管呈颊舌向分布,远中偏颊侧或近中。在各类文献及病例报道中,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数可为1-7个,1个根管时根管口位于髓室底中央,其余情况根管口都位于近中或远中,7个根管则为近中4个根管口,远中3个根管口。下颌第一磨牙也可发生牛牙症,常见于下颌第二磨牙的C形根管也有报道发生于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的变化和根管数目的变化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再加上根管系统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变化,使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错综复杂,本文对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解剖形态作一综述。树脂充填和根管治疗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治疗手段。树脂充填常用于治疗龋病、釉质发育不全、根管治疗后的冠部修复等方面。近年来,随着树脂材料及粘结系统不断的改良,前牙的树脂美学修复逐渐的普及,相对于贴面及全冠修复,它有着牙体磨除量小、就诊时间及次数少、价格便宜等优点,而且可以满足患者对功能及美学方面的要求。根管治疗常用来治疗各种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管数目的增加,牙槽骨破坏严重的慢性根尖周炎都为根管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锥形束CT,根管手术显微镜可辅助寻找根管,避免发生遗漏,氢氧化钙可以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恢复。根尖尚未发育完全的恒牙,常规的根管治疗难以做到密合充填。根尖诱导成形术可以通过药物诱导根尖周组织形成硬组织,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孔缩小或封闭,从而进行充填。本文选取7例针对根管数目变异和牙槽骨吸收较重的慢性根尖周炎进行根管治疗的病例,2例树脂充填的病例,1例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病例进行汇报。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  舌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舌缘处,肿瘤发生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浸润性生长,致舌运动受限。目前,临床以手术切除及术后放化疗为主要
曾成贵,1954年生,湖北浠水县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工人运动史》第三卷,合著《中国大革命史论》
目的:根尖周炎(Periapical Periodontitis,AP)的病理特征是根尖周组织的炎性骨吸收。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是人体唯一具有骨吸收作用的细胞,主要来源于造血干细胞,或由造血干细胞分
后现代艺术提供了借助主体外在形象索求内在含义的系统性思维.为探究空间对材料语言呈现的特殊意义,本文分析了以布料为材料的艺术作品,得出在材料(物质性)、材料的经历(被处
1病例报告患儿男,10岁,因“发现头颅右顶部肿物20余d”于2015-04-14入院。患儿于2015-03理发时发现右头顶部皮下形成一小包块,质软,呈囊性,后因患儿右上肢疼痛无力、活动受限
本文结合社会参与式艺术的概念形成、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以笔者2008年以来在广州三个社区的田野调查与版画跨界艺术实践为主要书写对象,从行动者的角度探索版画以社会参与的
在 我国的媒体市场上 ,财经类报纸的崛起是不容忽视的 ,曾几何时 ,各类财经报纸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都期望着从深不可测的财经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如今财经类报纸已然成为媒
伯格森认为生命是意识的“绵延”,艺术是时间的产物,离不开“绵延”.艺术家感受生命“绵延”的运动和变化,从而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时间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
本文在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本质”、阿瑟·丹托的“后艺术时代”艺术叙事模式关联研究的基础上,刍议陶艺在“后艺术时代”中的物性拓展背后所发生的艺术叙事模式转向和陶艺
抗战结束后,大批延安等地的文艺工作者调往东北,以旅大为中心开展了群众的共产主义宣传和文化教育工作.根据旅大地区殖民历史特殊性以及较久远的工人运动史现实语境,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