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聚合物粒子为基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在汞离子比率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根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原理,选择硝基苯并二恶唑基荧光染料(NBD)或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为能量供体荧光团,罗丹明B为汞离子识别基团(受体前驱体),在高分子纳米粒子体系中构建能量转移体系;利用罗丹明衍生物与Hg2+络合后的开环反应,利用FRET过程的发生,实现在水环境中对Hg2+的比率检测。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根据FRET原理,选择NBD作为能量供体,罗丹明衍生物SRHB作为离子识别基团。利用一步法在水相中制备含NBD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该粒子以PEI为壳,PMMA为核。NBD在聚合过程中直接包埋进入PMMA核,提高了其在水分散体系中的量子产率及荧光强度。罗丹明衍生物SRHB通过扩散作用进入亲水性壳与疏水性核的界面,与Hg2+络合后,原有的内酰胺结构发生改变,开环后与NBD构成供体-受体对,致使FRET过程发生,实现在水环境中对Hg2+进行比率检测。计算了纳米粒子中FRET体系的F?rster临界距离,明确了胶体粒子中可发生能量转移的有效区域。该探针具备良好的灵敏度,较高的选择性与抗干扰性。利用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直径约为40nm的纳米粒子分散液,疏水染料NBD通过包埋的方式进入纳米粒子内部,带有氨基的罗丹明衍生物SRHB-NH2通过酰胺化反应连接到纳米粒子表面,使两个荧光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能够发生能量转移的范围内。利用罗丹明衍生物与Hg2+络合后的开环反应使FRET过程发生,实现对Hg2+的比率检测。本方案中,Hg2+识别基团通过共价键的方式连接到纳米粒子表面,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该探针也具有更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性良好。制备了直径约为80nm的纳米粒子分散液,将供体荧光团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连接到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乙烯亚胺(PEI)的大分子链,离子识别基团SRHB-NH2通过酰胺化反应连接到聚丙烯酸(PAA)分子链上,利用聚电解质layer by layer自组装的方法,将两荧光团引入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多层结构的复合纳米粒子荧光探针。通过控制包覆聚电解质的层数来调节两个荧光团之间的距离,并通过FRET过程,实现了在水溶液中对Hg2+的荧光比率检测。该检测体系在选择性,抗干扰性及pH适用范围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该方法克服了能量转移效率依赖于纳米粒子粒径的缺点,并提高了能量转移效率,使荧光探针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
目的观察血小板因子4(PF4)对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佛玻酯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经不同浓度PF4(0-200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实仓廪,故民可得而有也。”——《论贵粟疏》晁错
试验用Czapek′s培养液培养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经过滤、离心和透析,分别得到其培养滤液、粗毒素液。测试了培养滤液对茄子抗、感病品种种子发芽、根生长的毒害
【正】 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贾岛,夙以清奇苦僻著称,诗风影响后世。但他的《长江集》经过长期流传,作品舛错纷纭,早在宋代已经杂有伪作。康熙年间刊刻《全唐诗》时,所据为季振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
公路养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公路使用年限,影响公路车辆通行,因此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而在公路上从事公路养护保洁保通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高,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的
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十分重要,在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而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相关问题也应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