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危险因素、神经心理学、中医证候、颈部血管超声改变及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29例VD患者、47例VCIND患者和31例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颈部血管超声和颅脑CT或MRI检查,调查证候学类型,人口学资料,既往疾病史,记录患者的血生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1)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年龄对认知功能影响最明显。(2) VCI相对于对照组认知功能各分测验成绩的标准化z值结果显示,VD和VCIND相对于对照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连线测验,变化幅度最小的是四个词的记忆测验。(3)中医证候积分对认知功能影响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精亏虚、热毒内盛、肝阳上亢三个证候与VCI显著相关。(4)颈部血管超声参数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左椎A管径和左椎A血流量与VCI显著相关。(5)颅脑影像学检查指标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质疏松积分和双额纵裂宽度与VCI显著相关。结论:(1)认知功能障碍是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2)文化程度和年龄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3) VD和VCIN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模式基本一致,以额叶功能和注意力损害较为突出,记忆和语言损害较轻,具有不均质性的特点。(4)肾精亏虚证和热毒内盛证是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肝阳上亢证是VCI阶段少见的证候。肾精亏虚证是贯穿VCI病程始终的核心基础证候;气血亏虚是VCIND向VD转化的始动环节;痰瘀内生,痹阻脑窍是VCI发生发展的共性机制;热毒内盛,毒损脑络为发病的关键因素。(5)左椎A管径和左椎A血流量可能是认知功能下降的预报因子。(6)脑血管病变是导致VCI发生的直接原因,但脑白质疏松和前额叶萎缩,尤其是脑白质疏松与VCI的发病关系更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