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以《读报纸学中文》(高级)为例

来源 :王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复杂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国家形象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因此,我国高度重视“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材则是他们感知中国形象的重要媒介。可见,能否在教材中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语料来源使其在中国形象的塑造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此,本文以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读报纸学中文》(高级)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统计、分析该教材中中国形象要素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探究其塑造中国形象的优缺点,为此类教材的中国形象建构提出建议。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图式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首先,以《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一书中的“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表为分类标准,运用定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将《读报纸学中文》(高级)中的中国形象要素进行分类与统计,分析教材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并对比上下册教材中国形象要素的差异。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读报纸学中文》(高级)的教材使用者进行中国形象认知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ANOVA相关性分析。最后,结合教材统计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探究该教材塑造中国形象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中国形象塑造提供参考。经研究发现,《读报纸学中文》(高级)中的中国形象要素全面丰富、嵌入自然、选择科学合理、形象塑造客观真实。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各维度要素比例倾斜严重、语言材料具有时效性和滞后性、语言材料的难度偏高。最后由以上结论引发思考,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增强国家形象建构意识;建构多维度立体、客观真实的国家形象;缩短教材更新的周期;补充最新语料;提高文本易读性。
其他文献
佛教的旨归是超现实的信仰追求,但作为社会实体其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的保证。寺院经济是影响佛教发展的重要部分,只有弄清影响寺院经济各种因素,才能对佛教的发展有着更直观的认识。纵观历史,汉传佛教的兴衰也与寺院经济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佛教的发展在新时期也面临商业化、过度世俗化等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在保持佛教精神的同时让当代汉传佛教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汉传佛教
学位
苏轼和黄庭坚同为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世称“苏黄”,是宋“尚意”书风的扛大旗者,又都与巴蜀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苏轼,四川眉山人;黄庭坚,绍圣元年因简牍得罪,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元符元年为避亲嫌,又迁移至戎州,靖国元年蒙赦东归,在巴蜀谪居六年之久。苏轼与黄庭坚乃是师友关系,元祐年间同在京中任职,交游唱酬频繁,黄庭坚拜入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从苏轼学习书法,黄庭坚书法在一定程度
学位
彭际清是清代著名的居士,他的思想经历了从儒家到道教再到佛教的转变。他最终选择成为一名佛教居士,开始了其弘法利生的生涯。他编撰理论性著作,调节儒佛矛盾以劝诫精英阶层,又编著教化类著述以劝导大众阶层。彭际清还致力于慈善事业,注重周济贫困孤寡,并从事刻经、饭僧、放生等善行。他解行并重,对于清代居士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佛教进一步渗透民间,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佛教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彭际清编
学位
现有的语言和移民相关的研究主要关注西欧和英语国家。迄今为止,我们对语言如何塑造外国移民在新兴移民目的地(如中国)的生活轨迹了解甚微。鉴于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显著成效,中国在扩大面向周边邻国的门户时,也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外籍劳工越过边境,来到中国边境省份寻求跨国财富。在中国西南部地区,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的云南更是如此。本研究定位于中缅最大的边境城镇瑞丽,这里有超过10万
学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外交方面,国家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非通用语教师作为非通用语人才储备和培育的主要力量,其专业身份认同会影响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学术界对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较为广泛,但是对非通用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尤其是专业身份认同缺乏应有的关注。事实上,非通用语新手教师在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专业
学位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却呈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重视,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来保障生态环境,但是自然资源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一方面是因为自然资源的相关概念仍旧模糊;另一方面是存在制度的缺失。本文第一部分从典型案例入手,揭示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忽视自然资源保护的现状,并且通过自然资源与环境等概念的比较和
学位
本翻译实践原文选自《赛车运动中的管理、创新与可持续性》中的第三章和第四章。该书以电动方程式为案例,探讨如何将相关技术应用于汽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了选词、分析复杂句型以及实现语篇的连贯和衔接等诸多问题。译者基于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在词汇层面,译者通过研究平行文本、查阅权威词典、运用引申法、加注法、选词法、归化翻译方法完成了专业术语、专有名词
学位
作为法国著名作家,莫迪亚诺的文学创作深深受到艺术的启迪。他不仅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电影编剧,剧作家和作词者。无论是新浪潮时期的电影艺术,还是这一时期所传达的打破传统的思想理念,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观。《暗店街》作为莫迪亚诺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具有影像化特征的作品。该作品创作灵感源于电影《惊魂骇魄》,由约瑟夫·曼凯维奇执导。当前国内外对于该作品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物形象、叙
学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碰撞,中国画的教学方法也受到影响,从师徒授受的教学模式逐渐变成了学院制,顾坤伯就生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在人物、花鸟画方面成绩斐然,山水画科与之相比则稍显薄弱,在郑午昌、汪勋予先后去世后,只有潘韵独撑山水画的门面。1957年顾坤伯调入浙江美术学院后,山水画教学才步入正轨。顾坤伯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这对他日
学位
数据新闻是依托大数据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报道方式,也是当今新闻产业的热点话题与变革方向。数据新闻报道从视觉性和内容性两方面对传统报道方式进行创新,对现阶段新闻传播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可视化叙事的角度探讨体育类数据新闻报道,可以扩大新闻叙事学在数据新闻报道中的运用范畴,为体育类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研究提供参考。在研究样本选择方面,鉴于数据新闻可视化作品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国内外创作主题的差异性,本文在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