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孔性多孔玻璃载体颗粒的制备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40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以填充法制备多孔材料的基本原理与过程,并通过对传统填充法的改进直接制备宏孔径、高强度的多孔玻璃载体颗粒。研究从造孔剂选用和烧结过程对颗粒的孔隙率、机械强度、孔径分布及粒度分布的影响入手,找出了造孔剂的种类及含量、烧结温度以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最终所得产品颗粒的性能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首次提出将造孔剂复配使用来对填充法加以改进,无需扩孔处理,即能直接制备宏孔径、高强度、小粒度、比表面大的多孔玻璃载体颗粒。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复配造孔剂有利于颗粒的稳定生成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烧结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制备成形的产品形貌规整,孔径较大且分布均匀,强度和孔隙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通过试验确定了复配造孔剂的适宜比例和工艺条件:采用复配造孔剂组分26.7:16.6(%)的比例造粒,在800℃左右烧结,保温2小时的条件下,保证产品颗粒孔径在60~180μm,比表面达到1.94m~2/g,孔隙率稳定在40%以上,而强度达到3.6MPa以上。 另外,本文通过对造粒技术、烧结过程的大员文献调研,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通过控制进料速率呈连续性变化,基本实现了烧结前球坯直径的线性生长变化,从而更有利于实际生产中的产品粒度控制以及做到节约用料,并在试验操作中以离散型进料速率变化来加以比较验证。结果表明,按照建立的进料速率模型控制加料速率,能够对实际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和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该文利用CoMFA方法和FLARM方法对一系列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了三维水平上的构效关系研究,得到了合理的构效关系模型,并对一些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预报.FLA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作单体,在致孔剂的存在下,通过悬浮聚合将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二氧化钛超细颗粒包埋其中,从而制得一种密度增大的复合二氧化钛
该文针对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汽油调和组分85w﹪左右是催化裂化汽油的状况,开展利用汽油回炼技术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经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
中空纤维膜萃取是一种新型的传质分离技术.对中空纤维膜萃取器的流动和传质进行系统研究,对膜萃取的基础理论发展和应用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测量了规则装填的中空纤
连续逆流萃取塔是很常用的液液分离设备,然而对连续逆流萃取塔动态特性的研究还非常少.该文以闭式涡轮转盘塔为对象,研究了连续逆流萃取塔的动态特性.首先,对连续逆流萃取塔
绘画文明伴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起始,在文化大观园中以代表东方绘画的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独具特色。水墨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篇章,其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