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掺杂改性及其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362613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碳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成本较低等特点在储能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多孔碳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锌离子电池等储能领域时,容量一般都比较低。因此,本论文从多孔碳的微观孔结构、杂原子掺杂、石墨化程度等角度来优化多孔碳材料,有效提高了多孔碳材料的比容量、倍率和循环稳定性。首先,以柠檬酸钠为碳前驱体,采用简单的方法制备了厚度约为10nm的超薄多孔碳壳。该材料的电导率高达7.12 S/cm,在不添加任何导电添加剂的情况下,该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这种相互交联的超薄碳纳米片结构有效地缩短了离子传输路径,有效提高了多孔碳材料在大电流下的容量,获得了超高的倍率性能。其次,以葡萄糖和硝酸锌为原料,采用直接炭化法制备了三维分级多孔碳,研究了碳化温度对孔结构形成的影响。三维分级多孔碳的结构优势非常明显,大孔用作电解液离子存储库,微孔提供足够的比表面积用来离子吸附,介孔加快了离子传输,并作为连接材料外部与内部微孔的桥梁。因此当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三维分级多孔碳表现出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然后,从原子掺杂的角度出发,以葡萄糖、硝酸锰和次磷酸钠为原料,直接热解合成了磷氧共掺杂的三维分级多孔碳(P-3DHPCs)。葡萄糖和次磷酸钠分别作为碳源和磷源。次磷酸钠的量对P-3DHPCs的结构和磷掺杂含量有重要影响。当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结果表明磷氧元素的掺杂在碳的双电层吸附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赝电容,有效地提高了多孔碳材料的比容量。基于掺杂的优势,我们合成了具有分级孔结构和均匀氮硫氧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分级孔结构(微孔、介孔和大孔)有利于离子的有效吸附和快速传输,掺杂原子可以引入电化学活性位点,增加赝电容。因此,该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显著提高了碳基电容器的比能量密度。从多孔碳材料石墨化程度的角度出发,制备了一种先进的碳纳米结构,利用过渡金属的催化作用,使得多孔碳材料部分sp~3杂化碳原子催化转化到sp~2杂化碳,同时形成具有石墨结构的多孔碳材料。由于碳化温度低,碳化时间短,以及不同金属的催化程度不同,得到了一系列晶面间距在0.34~0.44 nm的扩大的类石墨层结构,并同时具有缺陷和无定型以及多孔碳结构。这种先进的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获得了优异的电化学储锂/储钠性能。最后,制备了无定形碳/氧缺陷钒酸钾复合材料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定形碳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同时也为锌离子的吸附提供了活性位点,电容行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另外,钒酸钾中的氧缺陷结构也大大提高了锌离子的扩散能力和电化学反应可逆性。两者的协同作用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锌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参考国外有关技术资料,对泵的净吸入压头(NPSH),往复泵吸入管路的加速度头损失,往复泵汽蚀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机理,以及防止往复泵产生汽蚀的主要途径等作了综述和探讨,並
为获得抗鹅细小病毒(GPV)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以纯化的VP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4~6周龄的雌性BALB/c鼠,经4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共获得5株能稳定分泌
大尺度植被格局与气候关系的研究是当代生态学中充满困难的基本问题之一。气候制约着植被的地理分布,植被反映了气候特点,对气候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统计热力学理论和生态
2006年5月10日美国迪尔公司推出了新一代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JD1830(35)/1910型气力式免耕变量播种机,该机型在JD1820/1910型的基础上,采用更前沿的科技和工艺提升了此系列免耕播种
目的对比研究川产道地药材蓬莪术醋制前后挥发油的大鼠肠吸收差异。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模型,设置蓬莪术醋制前挥发油组、醋制后挥发油组、醋制前挥发油+醋制前总
一土学校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跟传统的教学模式大为不同.它提倡培养“全人”,在个性化教学和跨学科的项目制学习中,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内驱力.它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有何特别之
为了提高石英砂滤料的表面疏水性,以改善其过滤含油废水的除油性能,利用十三烷酸和十八烷基三氯硅烷两种试剂对石英砂滤料进行复合表面改性,得到了高疏水石英砂滤料.利用DSA1
现今,旅游业对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烟台是全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滨海景观作为展示城市形象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能否吸引和留住游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后期肝病患者免疫状态,了解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3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iver cirrh
介绍了GMP管理中经常用到的基础技术方法与工具,总结了基础技术方法与工具在GMP管理中进行偏差控制、实现质量可控、确保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