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纠错研究”,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三种调查手段,探讨了中国大学课堂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纠错现状,以及教师与学生对口语课堂纠错的态度和看法。重点调查了教师对口语课堂纠错的理念,做法,以及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研究对象涉及重庆大学34名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和11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共149人。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试图为以下几个研究问题提供答案:英语口语课堂纠错现状;大学英语口语教师的纠错理念;英语教师在口语课堂上采用的纠错方式;学生对课堂纠错的看法与期望以及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的自我纠错意识与能力。通过此次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英语教师对口语课堂纠错有自己的理念,但是对于何时纠,如何纠以及谁来纠等问题在看法上和做法上不一致,而这可能影响到纠错的效果。为了做到有效纠错,作者建议他们重构对纠错的理念,做到知行统一,并能在课堂中加以有效应用。第二,口语课堂上,教师以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来进行纠错,他们偏重“用正确的方式重说”这一纠错方式,原因是课堂时间有限,他们认为直接纠错能够立竿见影。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能够做到纠错上因人而异。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学生的需求,作者建议教师结合多种纠错方式进行口语纠错,如果可能,可把学生口语错误集中起来在学生发言后进行总结性纠错。第三,学生对口语课堂纠错也有自己的看法与期望。在课堂上他们表现过于被动,依赖性强,自我纠错意识以及能力都偏低。因此他们期望在口语课堂上教师能够对口语纠错负全责。这种情况下,作者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并加强学生自我纠错的意识与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承担纠错责任,做到有效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