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红糖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的比较研究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nsd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糖是由新鲜甘蔗经过榨汁、熬煮、浓缩、结晶后形成的非分蜜糖,富含矿物质、氨基酸、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保健食品,具有美容养颜、健脾暖胃、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等功效。红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消费者对它的品质也更加关注。红糖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及抗氧化性等是评价红糖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当前缺少对不同甘蔗品种、不同工艺所产红糖及市面上商品红糖的上述指标的系统性研究。本课题对不同甘蔗原料、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产区市售商品红糖在多种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广西玉林地区主栽的五种甘蔗品种:中糖3号、桂糖44号、桂糖55号、柳城05136、新台糖22号为原料,采用传统方式制备红糖,比较其所制的红糖样品在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及抗氧化活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桂糖55号和中糖3号所制红糖营养成分最丰富,其中桂糖55号制成的红糖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中糖3号制成的红糖蔗糖、总多酚和Fe元素的含量最高,风味物质更丰富且抗氧化活性最强;桂糖44号所制红糖蛋白质含量最高;柳城05136和新台糖22号制成的红糖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及抗氧化性适中。2.选择海南临高甘蔗基地的中糖1号甘蔗为原料,分别采用手工和机器制作两种加工方式制备红糖,对红糖样品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和抗氧化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所制红糖样品中的灰分、脂肪、蔗糖、总多酚含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红糖的氨基酸种类相同,但含量不同,机制红糖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高于传统手工红糖;两种加工方式的样品中除了Na元素外,P、Fe、K、Ca、Mg、Mn元素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加工方式的红糖样品共测出45种香气物质,手工红糖的香气成分更丰富。两种加工方式的红糖都具有抗氧化性,机制红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力较传统手工红糖高,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力略逊于传统红糖。3.以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多个红糖主产区省份市面上出售的八种传统红糖产品在从营养成分、香气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八种商品糖样品的灰分及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水分、脂肪、蔗糖、总多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2号红糖的水分含量最高,1号红糖的脂肪含量最高,4号红糖的蔗糖及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氨基酸的种类也最多,7号红糖的总多酚和灰分含量远高于其他红糖,8号红糖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样品中除了Na元素和Mg元素外,P、Fe、K、Ca、Mn元素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7号红糖的矿物质元素总含量最高;八种参试红糖样品共检测出65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醛类、吡嗪类的种类和含量较多,八种样品均具有正辛醛、2-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香味成分,7号红糖香味物质最丰富;参试红糖均表现出了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清除率与样品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清除能力均低于Vc,8号红糖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7号红糖营养最丰富,保健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正>放学后,妈妈带着妞妞到超市里购物。细心的妞妞发现,红糖的配料表上写着“赤砂糖”。她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红糖的配料表上写的是赤砂糖呀?”妈妈说:“赤砂糖就是红糖。”真相:赤砂糖并不是红糖,它们只是外观上相似。赤砂糖和红糖的区别我国对赤砂糖和红糖有明确的标准。
期刊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生态的重塑肃清了障碍,也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更新了物质、文化条件。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中小学现阶段的劳动教育面临着劳动素养难以激发、资源支撑难以保障、协同育人难以推进的困境。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文章提出应当以劳动素养为限制因子,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拓宽劳动教育资源供给渠道,保障劳动教育顺利开展;打造协调平衡的教育
期刊
本文选用3种颜色的红糖/赤砂糖作为试验样本,通过研究不同的碱式醋酸铅粉加入量和称样量对蔗糖分的影响,以解决溶液颜色太深导致旋光读数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蔗糖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碱式醋酸铅粉加入量太多反而会产生“铅误差”,减少称样量能较好解决此问题。
期刊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给予学生更多发挥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生成绩以及学习能力,忽略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显然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与现阶段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
会议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将教育的焦点重新回归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上来,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在双减精神下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认真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通过多渠道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生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双减政策"对小学教育带来的变化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双减背景下多
会议
红糖和赤砂糖是众多糖类品种中的两种常见糖类,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和添加剂。由于红糖和赤砂糖的原材料和制备工艺不同,其化学成分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红糖和赤砂糖的理化性质,通过比较红糖与赤砂糖的营养成分的差异,评估了其不同的营养价值,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选择红糖与赤砂糖提供依据和支持。
期刊
在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实践地位愈发显著,并且提出了全新的转型要求。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环境下,作为教师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向,在全面了解双减政策内涵的基础上,将1+N的教学模式有效推行下去。进而真正凸显出劳动教育工作的全覆盖特征,保证小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端正的劳动观念,培育起优秀的劳动素养。本文从构建全学段覆盖的课程体系,构建全场景劳动环境,以及搭建全过程融入育人体系几个层面着手进行
会议
<正>在当前教学理念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目标。在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做好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目前,劳动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使学生有了更多课外活动的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
期刊
科技在发展,教育在创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探索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简要诠释小学劳动教育的核心概念,强调劳动教育的深远意义,着重阐述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措施,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不断优化劳动教育学科的各个教学环节,优化评价机制,发挥家校联动优势,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明确了奋斗的方向。
期刊
自“双减”政策施行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陶行知劳动教育理念的适用性与独特价值更加显现了出来,文章提出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的“一主两辅”劳动教育理念践行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反思与改进,以期为“双减”助力,为教育教学事业增色添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