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车轮慢慢的向前推进,各国的体育发展也跟着时间的浪潮往更高的层次前行。足球发展的模式无时无刻不在改革与创新,显现出了世界最大运动的魅力。足球运动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育人功能,众多国家都把它当做一种教育工具。学校不仅是一个国家后备人才的摇篮,更是每一名成功人士人生路上的一个基础保障。足球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不但保证了他们的文化知识的补充,更能让他们有时间参与到足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中,起到了“学、练”的结合,在提高足球技战术的基础上也提高了自身素质修养的层次。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当头之年,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工作上也主要提出了以人为本、体教结合,普及与提高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五种研究方法,选定上海市杨浦区校园足球的十所布点学校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十所布点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实际调查研究得出:1、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热情比较高涨。在调查中发现,喜欢足球运动的大部分集中在男生,而女生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各方面的原因,对于足球运动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原因主要集中在学习压力、怕受伤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态度上。2、资金的缺乏和分配不到位是影响校园足球开展的最大诟病,导致经费在分配上重比赛而轻校内开展;3、上级部门发放的足球虽然数量可以满足学校的需求,但是由于质量太差,迫使部分学校自己拿出资金重新购买新的足球;而且足球场地由于时间较长,出现了人工草皮破损而未修补;4、本校专业的足球教师少之又少尤其是女指导员,并且对于参加校园足球比赛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个别学校条件比较好,专门聘请专业的足球教练到学校进行辅导;5、各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足球队。部分学校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已经形成足球发展梯队,各年级甚至班级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伍;6、大部分学校都有相关足球教学内容的开设,并按照本校特色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足球课外活动。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1、实施体教两部门联动,制定相关规定,保证学生的学习与训练两不误。加强布点学校和高等体育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引进高技能人才,保证师资队伍新鲜血液的补充;2、以娱乐、健身为主体,以快乐足球为核心,引进、创新足球教学新形式。合理安排课外活动时间与足球活动方式,开发、创新足球课外活动方式,摒弃枯燥的传统足球理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足球;3、制定合理可行的奖励机制和薪酬待遇,把带队训练、比赛时间纳入到教师的课时计划;4、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足球学校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做好校园足球硬件设施的保障。5、学校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要做好学生对校园足球运动需求的信息采集,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学生所需要的,保障学生对于文化课学习和校园足球运动的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