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理念的指导下,校本课程作为传统学科课程的补充和新课程实施的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作为课程实施和教师教学的主要对象,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成为课程实施的积极参与者,参与到课程实施的每个环节当中,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开放式的《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它打破了传统课程实施过程中至上而下的权利划分,不受传统教学规范和评价机制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自主性学习平台,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来。本文在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理论指导下,首先结合相关理论对校本课程的发展和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概念进行梳理,概括阐述《探究科学》校本课程的发展过程及其课程实施的内容、教师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相关资料和实际调查初步掌握初中生参与《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实施的现状,随之运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整体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调查结果考察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在参与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以及目前学生参与《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影响因素,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原因。最后,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和自身教学经验及观察,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对影响学生参与《探究科学》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