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是肝癌晚期的重要并发症,容易引起肝内或远处转移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以往出现PVTT被视为手术禁忌,但随着多中心前瞻性试验数据表明,对PVTT患者术前完善诊断,采用积极的以手术切除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本课题通过对我院诊断为PVTT的患者,分析PVTT的影像学检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癌栓累及门静脉程度及肝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PVTT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间我院诊断为PVTT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手术切除加肝动脉栓塞化疗数(transcatheter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组共24例,B组为单纯行TACE治疗组共32例。其中对A组患者经过病理诊断为PVTT的15例患者,回顾彩超、CT平扫增强、MRI等检查对PVTT的确诊率,分析各影像学检查的确诊率差异。A组患者按癌栓累及门静脉程度分为Ⅰ型和Ⅱ型,术前均行胃镜检查,通过比较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两型癌栓中比例的差异及两型中原发肝硬化比例的关系,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癌栓累及门静脉程度及原发肝硬化之间的关系。通过随访A、B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回顾性分析PVTT的最佳治疗方案。结果:CT平扫增强与MRI对PVTT的显像率可达85%左右,两种检查无明显差异(P=0.644),彩超对PVTT的显像率为33.3%,与CT平扫增强之间差异明显(P=0.004)。A组患者中Ⅰ型、Ⅱ型癌栓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分别为26.7%和22.2%,两型之间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603);而两型中伴有肝硬化的比例为60.0%和55.5%,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两型中的比例相仿。A组和B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33.3%;55.5%、0;29.8%、0,平均生存期为29.3±0.6个月和10.9±0.3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个月和10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期比较经log-rank检验P值=0.000,具有明显差异。结论:1.CT平扫增强或(和)MRI检查对PVTT的确诊率较高,可用于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和肝功能的评估。2.PVTT为Ⅰ型癌栓或Ⅱ型癌栓时,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肝癌合并肝硬化关系密切,而与癌栓累及门静脉程度关系不密切。3.PVTT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基础加TACE等综合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好,对手术无法切除的患者可行TACE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