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氯气消毒工艺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给饮用水的安全性带来挑战。本文以北方某自来水厂滤后水为对象,对二氧化氯一氯胺顺序投加联合消毒工艺进行了优化探讨,研究了二氧化氯的衰减情况,联合消毒工艺的消毒效果,持续消毒能力,以及联合消毒对无机和有机消毒副产物的控制能力。此外,还从经济上对传统氯消毒工艺和联合消毒工艺进行比较。从而提出切实可行、安全经济的消毒工艺,为饮用水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1、通过静态实验得出,二氧化氯与水样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密闭避光。二氧化氯的衰减速率较好地遵循幂指数方式。二氧化氯的消耗主要发生于和水样接触的初期,二氧化氯在反应前10 min内衰减速度比较快,基本反应完全,10 min后衰减速度减慢,二氧化氯的残余量基本稳定。因此,本研究将两种消毒剂的间隔投加时间定为10 min。
2、二氧化氯-氯胺顺序投加联合消毒工艺的消毒效果显著,持续消毒能力强。联合消毒在低浓度投加水平下,对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细菌学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保证消毒后水样的微生物安全性。联合消毒在消毒后的96h内,虽然消毒剂残余量低,仍表现出较好的持续消毒能力,并且在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的二氧化氯生成。
3、二氧化氯-氯胺顺序投加联合消毒工艺能够将消毒副产物控制在一定的低浓度水平。联合消毒应用于饮用水消毒后,无机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生成量控制在0.5mg/L以下,甚至无检出;有机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总和控制在16μg/L以下,五种卤乙酸总和控制在52μg/L以下。
4、对相同水质分别采用传统液氯消毒和二氧化氯-氯胺顺序投加联合消毒,传统消毒需投加液氯2.33mg/L,联合消毒只需投加0.1mg/L二氧化氯+0.5mg/L氯胺,使处理后的水质生物指标达标。仅从原材料方面进行成本分析,处理水量按10000 m3/d计算,按目前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计算,液氯消毒法成本为174.75元/m3,联合消毒工艺的成本为34.5元/m3,不到液氯消毒法成本的20%。在此基础上,仅从原材料方面分析,可以得出联合消毒工艺在经济上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