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二氧化氯-氯胺顺序投加联合消毒优化工艺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氯气消毒工艺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给饮用水的安全性带来挑战。本文以北方某自来水厂滤后水为对象,对二氧化氯一氯胺顺序投加联合消毒工艺进行了优化探讨,研究了二氧化氯的衰减情况,联合消毒工艺的消毒效果,持续消毒能力,以及联合消毒对无机和有机消毒副产物的控制能力。此外,还从经济上对传统氯消毒工艺和联合消毒工艺进行比较。从而提出切实可行、安全经济的消毒工艺,为饮用水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1、通过静态实验得出,二氧化氯与水样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密闭避光。二氧化氯的衰减速率较好地遵循幂指数方式。二氧化氯的消耗主要发生于和水样接触的初期,二氧化氯在反应前10 min内衰减速度比较快,基本反应完全,10 min后衰减速度减慢,二氧化氯的残余量基本稳定。因此,本研究将两种消毒剂的间隔投加时间定为10 min。   2、二氧化氯-氯胺顺序投加联合消毒工艺的消毒效果显著,持续消毒能力强。联合消毒在低浓度投加水平下,对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细菌学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保证消毒后水样的微生物安全性。联合消毒在消毒后的96h内,虽然消毒剂残余量低,仍表现出较好的持续消毒能力,并且在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的二氧化氯生成。   3、二氧化氯-氯胺顺序投加联合消毒工艺能够将消毒副产物控制在一定的低浓度水平。联合消毒应用于饮用水消毒后,无机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生成量控制在0.5mg/L以下,甚至无检出;有机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总和控制在16μg/L以下,五种卤乙酸总和控制在52μg/L以下。   4、对相同水质分别采用传统液氯消毒和二氧化氯-氯胺顺序投加联合消毒,传统消毒需投加液氯2.33mg/L,联合消毒只需投加0.1mg/L二氧化氯+0.5mg/L氯胺,使处理后的水质生物指标达标。仅从原材料方面进行成本分析,处理水量按10000 m3/d计算,按目前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计算,液氯消毒法成本为174.75元/m3,联合消毒工艺的成本为34.5元/m3,不到液氯消毒法成本的20%。在此基础上,仅从原材料方面分析,可以得出联合消毒工艺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传统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无法适应Internet环境下的开放性、安全性和多样性,这也使其面临着丰富的、具有无限潜力的发展空间。新一代GIS在组成结构和
期刊
《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宋代豪放词的发轫之作,也是巅峰之作.在本词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苏东坡那豪迈奔放、清旷超达的语言风格;也可以学习到东坡实虚结合,让思绪在现实与历史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土壤污染日益加剧。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特性,其中16种被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近年
软磁NiCuZn铁氧体材料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功能材料。它在广播、电视、电子仪表、计算机等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器件及整机可以小型化、轻量化。所以研究NiCuZn铁氧体材料是软磁铁氧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硫酸镍、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和草酸铵为原料,应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分布均匀的前驱粉,经烘干、煅烧制成成分均匀性极佳的NiCuZn铁氧体粉末,再经成形和烧结等工艺,最后制得环形Ni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材料性能的提升,只具备单一功能的材料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材料科技的发展逐渐朝多功能、低维化方向延伸。层状氧化物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沿一个结晶轴方向能够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结构序参量,从而实现多功能的复合,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到目前为止,以铁电和介电复合性能为主的单相复杂层状氧化物材料已得到比较广泛的研究。2009年,毛翔宇、陈小兵、陆亚林等人利用新型晶胞
煤矿矿井水既是一种具有行业特点的污染源,又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一方面严重缺水,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直接外排,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并且污染环境。因此,将煤矿矿
稻田化肥氮磷流失已成为影响水环境的一个重要农业面源污染源,而氮磷的流失途经、流失通量及对水体的污染潜能等与稻田特别是田面水中氮磷的浓度及转化过程密切相关。稻田田面水中大量生长的浮萍与藻以及土壤表层的酶对稻田土-水界面氮磷迁移转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选用杭嘉湖平原区典型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区域调查、田间试验及室内培养等多种方法,研究了非作物生物因子-浮萍、藻及土壤酶与稻田氮、磷转化及流失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