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Fever, Thrombocytopenia and LeukopeniaSyndrome,FTLS)是我省于2007年在信阳首次发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新布尼亚病毒是其致病病原体。河南省作为该病的高发地区,近年报告病例逐年增多。本研究通过分析河南分离株新布尼亚病毒的分子特征,筛选出病毒相对保守的基因片段;针对病毒保守序列,表达、纯化相关蛋白,建立相应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为该病的监测和防控奠定基础。目的:了解河南地区新布尼亚病毒的分子特征,掌握河南分离株的基因型特点。筛选病毒保守的核蛋白基因序列,构建核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核蛋白并初步建立起针对抗核蛋白抗体的ELISA方法,为FTLS血清学检测试剂的研发奠定基础。材料和方法:通过FTLS专项监测系统收集2011-2012年患者资料,对患者血清进行病毒培养、分离和鉴定。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定。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筛选出病毒相对保守的基因序列,并与国内其他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分子特征分析结果锁定保守的编码病毒核蛋白序列,构建核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表达条件、纯化获取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对融合蛋白进行分析;建立间接ELISA方法对临床血清样本中的NP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新布尼亚病毒经培养后,病毒载量明显增高,经过序列测定和拼接后共获得29株新布尼亚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其中2011年10株,2012年19株。系统进化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2011-2012年新布尼亚病毒病毒分离株分布于A、B、E三个基因型中,2011年分离株以B型为主,2012年分离株以A型为主。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9株河南分离株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在95%~100%之间,编码相应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在96%~100%之间。新布尼亚病毒编码核蛋白的序列高度保守,29株河南分离株核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9.2%~100%之间,仅1株发生变异。与国内其他分离株比较,核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100%。确定核蛋白序列为新布尼亚病毒的高度保守序列。成功构建了核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NP。通过优化表达条件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杂交证实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96例疑似发热伴血小板综合症临床样本阳性率为40.6%,和qRT-PCR方法比较,两者符合率为77.1%。结论:1新布尼亚病毒河南分离株共有A、B、E三个基因型,A型是河南地区的主要的流行型别。核蛋白序列是新布尼亚病毒的高度保守序列。2新布尼亚病毒核蛋白可作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基血清学检测试剂研发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