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圣域村宗教生活方式的世俗化变迁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与社会互动发展过程中,宗教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其基本方式就是世俗化。本文综合运用了人类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田野调查所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梳理,并采用人类学深描的研究方法,对永圣域这个农村宗教社区从新中国建立至今近五十年的宗教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全面细致地描述与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透析了宗教场域中生存心态的双重结构特征及宗教世俗化的变迁问题。永圣域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天主教信仰影响着村民的生活观念与生活行为,文章运用了人类学深描的分析方法,围绕人生礼仪生活、宗教禁忌生活、日常闲暇生活及节庆生活几个方面来剖析传统生活方式,揭示出深藏于其中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给予宗教生活以深层次的解读。经过不同时代的洗炼,以传统的生活方式为参照点,现今村民的生活方式在生存观与生活行为上都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天主教呈现出“生活化”的特征:宗教仪式的简单化、宽松化趋势;信教村民的自主性增强;宗教仪式娱乐化趋向;宗教对民俗传统的顺应性、开放性。以全新的社会学视角,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生存心态”的理论分析当地村民宗教生活方式的变迁。永圣域村民的生活方式的变迁体现出宗教场域中的生存心态的双重性:宗教生活中基本的仪式模式的保持,使宗教符号的意义得以传承,实现了宗教传统的濡化,沉淀于村民的精神生活中;对历史因素的归并与改造体现着现实的需要。生存心态的变迁无疑会强化宗教世俗化的进程,使宗教的形式与发挥作用的方式改变,天主教的意义功能与道德功能的凸显,这也是天主教在当地顽强生存下来的根本原因所在。中国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着宗教现象,研究农村宗教社区生活方式的变迁,特别是宗教在变迁中的世俗化问题,并探讨如何客观地认识农村宗教现象,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以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既具有复杂性又具有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的所有课程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需要进行教学
新时期,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课堂提问与评价直接反映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承载着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与基本理念,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成败,是广大语文教师
娱乐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高雅、适度的娱乐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娱乐只是生活方式中的一个元素,本身并没有善恶的伦理取向与对错的价值观念,但随着近年来
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形成品质,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古今中外的理论教育学家都非常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估值的因素,包括宏观因素、行业因素以及房地产上市公司自身的因素。从这三方面进行了定性分
当下,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各种教学模式此起彼伏。而每一个改革都来源于对现实教育状态的反思,是阶段性地不断推进和突破的过程,是对需要的唤醒!小学阶段是未来的人生奠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