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畦灌溉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07-2008年同时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和龙口市北马镇前诸留村试验田进行。选用强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0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灌水次数(蒙头水W1、蒙头水+拔节水W2、蒙头水+越冬水+拔节水W3、蒙头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W4)条件下,隔畦灌溉对籽粒产量、品质形成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隔畦灌溉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在小麦生育期内降雨量141.7 mm(泰安)和195 mm(龙口)条件下,随灌水次数的增加,无
其他文献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是重要的种子贮藏蛋白,与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在普通小麦中分离了大量的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然而在小麦近缘属中得到的同源蛋白基因还比较有限,限制了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本研究通过对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系列PCR引物,通过这些引物组合在小麦近缘属带芒草属中进行扩增,通过克隆和测序,获得了它的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了45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水深为4.522.5m的海阳核电站6个测站3个周日潮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的潮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基本以半日潮为主,
杂交粳稻产量优势主要表现在大穗性状上。大穗导致部分籽粒灌浆不足、充实度不好。充实度不好与籽粒灌浆启动时间早晚、灌浆持续长短(即灌浆速率)有关。大穗杂交粳稻的另一个普遍现象是单株有效穗数偏少。稽稻是曾经分布于江苏省连云港(北纬34°33—34°46,东经119°13—119°30)地区的一种不种自生、黑壳长芒稻,具有很强的分蘖力。尽管前人关于稽稻的分类地位有不同的观点,但它与粳稻杂交F1代结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