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视角下的中英诗词意象对比与翻译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研究诗词,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诗词是一种严谨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其艺术性的语言激发人们的认知观念。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诗词翻译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中国历代翻译家都致力于把汉语诗词介绍到其他国家,以传扬中华文化和提高其国际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英语诗歌历史也很悠久,主题丰富。英诗中译必定会丰富中华文化,给中国诗歌注入新鲜血液进而促进其发展,所以,英诗汉译也极为必要。然而,汉英诗词在文化负载、诗歌结构、韵脚韵律等方面的差别大大增加了其翻译难度。意象是传播诗词主题、抒发诗人情感、交代社会背景以及时代潮流的重要载体。因此,诗歌意蕴的传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意象的翻译。但是,汉英诗歌意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尽相同,成功的翻译不仅需要注重其字面信息的转换,更要注意其深层文化内涵的传递,这就大大增加了其翻译难度。以往的诗词翻译研究注重诗词结构和韵律的翻译,翻译视角也各不相同,但从意象图式视角系统全面地对比研究英汉诗歌中意象的互译及其不同译文的对比研究还没有。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意象和意象图式的理论基础,然后从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新视角意象图式理论出发,结合四种典型的意象图式:路径图式、链接图式、容器图式和空间图式,分析了大量汉英源语诗歌意象呈现的意象图示类型,并对比分析了其不同译文,以确定其是否在目的语中再现了源语诗歌中的四种意象图式。研究发现,大数译者通过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以及释译的方法使其译文再现了源语诗歌中的意象图式,从而在目的语读者脑中构造了源语意象呈现的正确图式,以使其更生动、全面地地理解源语意象所传递的深层含义,进而加深对源语诗歌的理解。本研究期望为以后汉英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意象翻译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翻译承载诗歌重要、丰富信息及诗人情感的意象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在目的语诗歌译文中正确、完全地再现源语诗歌中所有意象所呈现的不同意象图式,以从认知学的视角使目的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同样的表层和深层信息及诗歌传递的意蕴及美感。
其他文献
资产证券化(ABS)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资产重组后使该资产获得流动性,在美国住房金融市场获得巨大发展,是金融业的一项重要创新。我国资产证券化研究开始的比较晚,在2005年,我国银行业正式启动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但在2008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暂停了银行业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直到2012年资产证券化业务才得以继续。当时不良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到2016年才允许发行。而在金融市场相对发达的
浙江省经济的迅速发展无法掩盖其环境破坏、资源消耗迅速等现实。政府及居民对于各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日益提升,由于管理粗放与相关设施的不完善,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能
以2010年镇巴县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在对已有的农用地分等工作确定的相关参数、分等因素及其权重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耕地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况,为提高公立医院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课题组自编问卷对成都市民政局所属6家公立养老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采
《凡物流形》中对鬼神的追问是比较独特的一处,其间的一些说法与通常讨论的先秦诸子的鬼神观有所不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较新的鬼神世界。作者对鬼的态度是虽不否认但颇有疑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