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兔异种体细胞核移植构建克隆胚的实验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去核的MⅡ期兔卵母细胞为受体,以人类体细胞为核供体,构建异种克隆胚胎;并对供体细胞的类型、培养代数、准备方法与核移植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探寻简便可靠的克隆胚胎鉴定方法,给治疗性克隆奠定基础。 方法:第一阶段:将体外培养的三种类型的人体细胞(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颗粒细胞)作为核供体,通过显微操作,注入去核的MⅡ期兔卵母细胞的透明带下,构建重构卵;并对重构卵进行电融合与激活;经体外培养后,比较不同类型、不同培养代数(第2、3、4代)以及不同准备方法(冷藏法和消化脱壁法)的供体细胞所构建的克隆胚的发育情况。第二阶段:对所构建的异种克隆胚的卵裂球细胞进行单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lurorescent in suit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其核遗传物质的来源。 结果:以软骨细胞、颗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所构建的重构卵数目分别为67枚、116枚和178枚,这三种重构卵的融合率差异不显著,分别为61.2%、56.9%和55.6%;以颗粒细胞为供体的重构胚卵裂率和8细胞胚胎发育率高于其余二者(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卵裂率分别为39%、65.2%和42.4%,8细胞胚胎发育率分别为19.5%、53.0%和25.3%;三种胚胎均有发育至桑葚胚者,桑葚胚获得率分别为7.3%、31.8%和12.1%,颗粒细胞组的桑葚胚获得率高于其余二者,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但只有颗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获得囊胚,囊胚获得率分别为18.2%和6.1%,其中颗粒细胞组的囊胚获得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软骨细胞组无囊胚形成。在以不同培养代数的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构建重构胚的对比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中,结果表明:三组重构胚在融合率方面没有差别;第二代细胞组重构胚的早期发育率显著高于其余二者(P<0.05);除第三代细胞以外,其他二代细胞的重构胚都可以发育到囊胚,且发育率差异不显著。在对供体细胞准备方法与核移植效率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中:各组重构胚的融合率、早期发育率差异均不显著;新鲜细胞和冷藏9天的细胞所构建的重构胚未能发育至囊胚,其余两组均有部分重构胚发育至囊胚。本实验所构建的异种克隆胚胎经检测其核遗传物质来自人体细胞。结论:以兔卵母细胞为受体,人类体细胞为供体构建异种克隆胚胎切实可行;体细胞的类型与核移植效率相关;一定范围内供体细胞的体外培养传代对克隆胚的发育并无影响;而冷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供体细胞准备方法;另外,用FISH的方法对重构胚进行核遗传物质的鉴定简单可行。
其他文献
“他奶奶的,这鬼天气!”老莫攥着一个脏兮兮的油布包,在候车室里转来转去。  候车室的玻璃门外,不紧不慢地下着小雨。天空灰蒙蒙的,望着就让人心烦。  候车室就像是一张网,把各形各色的行人网在了里面。乱哄哄的,各种气味混在一起,这让老莫感觉到有点头晕。  有一双红色的高跟鞋踏着“锃锃”的脚步声,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老莫盯着那双高跟鞋出了神,他想起了妻子晓霞。要是晓霞穿上这双红色的高跟鞋,肯定比那女人好
期刊
目的:研究妊高征患者母儿血浆NO、ET及NO/ET的变化和胎盘NO、cGMP变化,探讨其在妊高征分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0例妊高征患者(实验组)(按两种方法分类:分类1为我国分类法,
一  十年前,村里人都叫她四嫂。  理所应当,因为她嫁给了吴家老四。嫁了多少年呢,她走在午后的田埂上眯起眼望着太阳照来的方向,摇摇头,数不清了,反正是很多年了。年岁多到眼看从掐得出水的新媳妇成了佝佝偻偻的“四奶奶”,年岁大的叫她一声四嫂,一茬一茬的小娃娃们“四奶奶”“四老奶奶”叫个不停,她却总也记不清哪个是二叔家的小孙子、哪个是志强家的二闺女,太多喽,小娃娃太多喽,她笑眯眯的拉过来哎呦哎呦的总也心
期刊
该研究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喉科已建立的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多导人工耳蜗临床应用的两个相关内容做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第一部分多导人工耳蜗植入者对音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MMP-9、TIMP-1)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骨肉瘤侵袭的关系和临床意义,为临床上寻找判断骨肉瘤侵袭性的可靠指标.方法:对36例
摘 要:本文就黄宗英和何建明两位报告文学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继而深入地揭示报告文学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使命与生命的底色,报告文学融合了作家使命和被写作的知识分子的双重生命底色,知识分子的写作,荣誉、使命、责任、担当等皆在字里行间得到生动的再现。  关键词:知识分子;文学写作;知识精神  作者简介:余敏(1993.9-),女,汉,江西九江瑞昌市人,南昌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
1、通过规范扫描时相、增加3D采集厚度及采用减影后处理技术,评价3D DCE MRA对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侧支循环的作用.2、讨论3D DCE MRA所显示的门静脉高压症侧支血管的分布规律
摘 要:《雨巷》和《乌鸦》分别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和法国象征主义鼻祖爱伦·坡的成名作。两诗通过丰富的生物、人物、与环境意象传递忧伤的美感,具有强烈的象征主义色彩。本文从比较文学角度分析了两诗的意象,在对比中体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美感。  关键词:比较文学;象征派诗歌;意象;《雨巷》;《乌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