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的企业制度,经历了从传统的自然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到现代企业制度的演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业主制企业与合伙制企业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的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经营才能对这一成就的取得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导致了经营者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不一致,随之产生了经理激励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建立有效的经理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现阶段改革的关键。企业的经理(经营者)是企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其工作主要是决策、计划和人力资源开发,与一般工作相比,经理工作的反映具有滞后性;同时企业是处于社会的企业,它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受到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面对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经理如何作出有效的决策关系到企业能否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经理激励机制的建立显得迫切和重要。经理激励中最为重要的是报酬激励。因为报酬是经理保持企业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包括他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习、经验与创造所应得的收入。而这种贡献或收入是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本文在借鉴已有的报酬理论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经理报酬激励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经理的收入当作一个系统,广泛的发掘直接或间接影响影响经理收入(系统)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或结构),运用解析结构分析法(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简称ISM)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处理,建立了它们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通过模型,得出影响经理收入的关键因素;并以结构模型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计算出了这些因素对经理收入的影响权重或影响程度。为建立有效的经理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