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小气道病变肺小血管面积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小气道病变的胸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后处理图像,比较不同层面的肺部CT图像中肺小血管面积与儿童常用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大小,探讨肺小血管面积之间与儿童小气道病变肺功能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选择72例4-16岁临床及影像上诊断明确的儿童小气道病变MSCT肺部图像,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发布的ImageJ软件对肺部CT图像进行后处理后,按肺横断层面和肺血管大小及走行将肺血管分为四组:A组:膈上层面垂直走行肺小血管;B组:膈上层面所有肺血管;C组:气管分叉层面垂直走行肺小血管;D组:气管分叉层面所有肺血管。计算上述4组肺血管面积百分比(Ratio of pulmonary vessel area to lung%,RPVTL%)并分别与小气道病变相关的三种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基础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以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基础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A组肺小血管面积百分比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大小分析结果为:与FEV1%有相关性(r=0.26,P<0.01),与FEV1/FVC%有相关性(r=0.43,P<0.01),与MMEF%有显著相关性(r=0.73,P<0.01);B组肺血管面积百分比(RPVTL%)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大小分析结果为:与FEV1%相关性弱(r=0.11,P<0.05),与FEV1/FVC%相关性弱(r=0.18,P<0.05),与 MMEF%有相关性(r=0.34,P<0.05);C组肺小血管面积百分比(RPVTL%)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大小分析结果为:与FEV1%相关性弱(r=0.18,P<0.01),与FEV1/FVC%有相关性(r=0.33,P<0.01),与MMEF%有明显相关性(r=0.66,P<0.01);D组肺血管面积百分比(RPVTL%)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大小分析结果为:与FEV1%相关性弱(r=0.10,P<0.05),与FEV1/FVC%有相关性(r=0.16,P<0.05),与MMEF%有明显相关性(r=0.26,P<0.05)  (2)不同层面相关性比较:膈上层面A、B两组与三种肺功能指标相关系数均大于对应的气管分叉层面C、D两组的相关系数。  (3)同层面内相关性比较:膈上层面A组与三种肺功能指标的相关系数均明显大于对应膈上层面B组的相关系数;气管分叉层面C组与三种肺功能指标相关系数均明显大于对应膈上层面D组的相关系数。  (4)三种常用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比较:A、B、C、D组肺血管面积百分比与三种肺功能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呈现与MMEF%相关系数最强,与FEV1/FVC%相关性次之,与FEV1%最弱。  (5)上述4组儿童小气道病变的MSCT肺部图像中,肺血管面积百分比与儿童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MMEF%均呈不同程度线性正相关。其中A组RPVTL%与MMEF%相关系数最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结论:  (1)膈上层面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较气管分叉层面相关性强。  (2)同层面中垂直走行肺小血管面积百分比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较所有肺血管面积百分比强。  (3)肺血管面积百分比与肺功能指标中MMEF%相关系数最强,说明肺血管面积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早期小气道阻塞程度。  (4)膈上层面的垂直走行肺小血管面积百分比可以较准确反映小气道病变的肺功能情况,给临床评价儿童小气道病变肺功能提供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叉头框C2(forkhead box C2,FOXC2)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人食管癌细胞CaES-17,Eca-109,TE13及人食管上皮细胞;选择FOXC2较高表达的食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两社区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为科学制订该地区和类似地区癌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方便抽样对凉山两社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
目的 探讨颈椎及其毗邻结构的超声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健康成人颈部进行超声检查,重点描述颈椎及其毗邻结构的扫查方法与声像图特点.结果 (1)颈椎棘突扫查图像:颈
金纳米棒具有高效的光热转换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当前医学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在细胞成像、药物或者基因运载以及肿瘤光热治疗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虽然金为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