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的英汉法律文本互译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框架理论为基础,Fillmore首次将框架理论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自此以后,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使得框架理论渐趋成熟。框架即人类经验在概念层次上图式化的表征,反应知识系统的结构,由成分和关系构成,与人类经验中特定文化场景的实体相关,与语言表达手段(词汇和语法)对应,可由语言激活,是意义理解的背景参照。框架成分、框架和框架系统呈立体结构,具有原型效应,遵循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机制,具有文化性和动态性,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框架理论的日趋完善为其在翻译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国内外不少学者应用该理论展开翻译研究。然而,框架理论应用于法律文本翻译的研究却为数不多。虽然法律文本以其独有的语言特性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其他文本,但法律文本翻译同样可以从框架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旨在探索翻译实践过程中的认知模式,特别是法律文本翻译的认知模式,本文从框架理论角度出发,对法律文本翻译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讨论了框架理论,框架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之后重点阐述了四种针对法律文本翻译的具体框架操作模式:框架成分更换、框架成分添加、框架层次调整以及框架视角更换,并就具体操作模式列举相应法条加以佐证。
其他文献
通过对高瓦斯易自燃孤岛旋转开采工作面火灾隐患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形成了一套孤岛旋转回采自燃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综合治理措施,解决了回采过程中工作面
介绍了变压吸附法的原理及工艺过程,讨论了吸附剂的选择、主要操作条件的影响,并进行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分析表明,变压吸附法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瓦斯富集分离技术
煤巷瓦斯排放带宽度是指导瓦斯防治、瓦斯含量直接法测定煤样采取深度等的重要数据。利用现有煤壁瓦斯涌出物理、数学模型研究了煤巷瓦斯排放带宽度及排放规律;推导出煤巷充分
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写是一项很重要的输出能力。对于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好的英语写作能力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写作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一直都是一项薄弱的环节
文化空缺是文化异质性的极致体现。如何处理文化空缺,对翻译者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尤其是对于法律翻译而言。由于法律语言本身的特征及不同法律制度间的巨大差异,使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