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fipl介导的DMT1降解在6-OHDA诱导的多巴胺能细胞铁聚集中的作用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epnui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肌僵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反射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nigraparscompacta,SNpc)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和残存的神经元内路易小体(Lewybody,LB)的出现。PD的病因迄今未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已有大量证据表明黑质(substantianigra,SN)铁聚集在PD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某些铁转运蛋白的表达调控异常有关。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metaltransporter1,DMT1)是跨膜的铁转入蛋白,在PD病人及动物模型中均发现黑质DMT1的表达增高,提示DMT1可能与PDSN的铁聚集有关。   Ndfip1蛋白,又称之为N4WBP5蛋白,是一种衔接蛋白,可以与Nedd4家族蛋白结合,介导蛋白的泛素化降解。已有报道Ndfip1介导的蛋白降解在神经元损伤后的细胞存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Ndfip1能够降解人类皮层神经元的DMT1从而参与调节机体的铁稳态。但是Ndfip1在PD的铁聚集中是否有作用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s、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研究了Ndfip1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处理的MES23.5多巴胺能细胞铁聚集中的作用,并深入讨论其机制。结果如下:   1.6-OHDA单侧损毁大鼠21d后,SNNdfip1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   2.10μmol/L6-OHDA处理MES23.5细胞,细胞内Ndfip1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   3.pCMV6-XL5-Ndfip1转染MES23.5细胞后,细胞内Ndfip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高表达Ndfip1可以明显降低细胞内DMT1(+IRE)的蛋白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   4.10μmol/L6-OHDA处理MES23.5细胞24h,DMT1(+IRE)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表达Ndfip1可明显降低由6-OHDA引起的DMT1(+IRE)蛋白水平的上调(P<0.05,与6-OHDA处理组相比)。   5.10μmol/L6-OHDA处理MES23.5细胞24h,细胞的铁摄取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P<0.01,与对照组相比);而高表达Ndfipl可以减少6-OHDA诱导的细胞摄取功能的增加(P<0.01,与6-OHDA处理组相比)。   6.100μmol/LFe2+孵育MES23.5细胞4h,细胞内活性氧物质(reactiveoxidespecies,ROS)与对照组相比生成增加,细胞的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transmembranepotential,△Ψm)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而高表达Ndfip1可以抑制铁诱导的ROS的生成及△Ψm的降低(P<0.05,与铁孵育组相比)。   7.10μmol/L6-OHDA处理MES23.5细胞24h后给予100μmol/LFe2+孵育4h,细胞内ROS与对照组相比生成增加,Avm降低(P<0.05,与铁孵育组相比);而高表达Ndfip1可抑制ROS的生成(P<0.05,与6-OHDA处理/铁孵育组相比)及△Ψm的降低(P<0.01,与6-OHDA处理/铁孵育组相比)。   上述结果表明,Ndfip1在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及6-OHDA处理的MES23.5细胞中的表达均降低;高表达Ndfip1可以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铁转入蛋白DMT1(+IRE)的降解,降低6-OHDA处理的MES23.5细胞DMT1(+IRE),的蛋白水平,降低细胞的铁摄取,从而进一步抑制铁诱导的活性氧物质的生成以及△Ψm的降低,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本研究将为DMT1和Ndfip1相互作用参与PD发病提供新的依据,并为药物干预提供可能的作用靶点。
其他文献
含氟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医药、农药、涂料、材料等领域一直都有广泛的应用。含氟有机化合物,特别是α-氟-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涉及多种重要药物,以突出的药效和生物活性在临床市场已经热销多年。在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α位引入氟原子,能大大改善分子本身的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因此,开发一种简便实用的合成α-氟-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α,β-不
本研究以暖水性、伏击摄食鱼类南方鲇幼鱼(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96.07±7.75g,22.88±0.27cm)为实验对象,运用组织学、酶学、电镜技术等研究手段和方法,在25±0.5℃水
本文概述了二甲氧基甲烷(DMM)生产和应用情况。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在总结和分析了DMM合成和甲醇-水-DMM体系分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应精馏和萃取精馏相结合制备高纯度的D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