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农村外迁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以湖南省C市一个移民安置村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安置到湖南省C市某乡的三峡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与安置地在文化适应五个维度上的文化差异的描述,分析三峡移民由于文化差异给他们的文化适应带来了何种适应问题,以及这些适应问题最终如何影响了他们在安置地的文化适应。也就是说,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三峡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了适应问题并引发其矛盾表现,而作为社会行动系统子系统的文化,所承担的功能便难以得到完善发挥,这对于三峡移民和安置地的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三峡移民文化功能发挥的不完善,进一步表明,三峡移民在安置地并没有实现良好的文化适应,针对这些适应问题本文提出相关对策予以解决,以促进三峡移民在安置地文化适应的最终实现。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导言。首先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先对国外关于非自愿移民适应方面的经验研究成果及相关领域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接着对国内有关三峡移民的研究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并从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一部分提到本文的研究意义,还提出了全文所依据和需要验证的研究假设。 第二章是对文中几个相关概念的介绍,以及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对个案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为主。并在最后介绍了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即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从而建立起本研究所立足的较为丰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背景,成为研究分析的起始点。 第三章是对访谈的三峡移民总体情况的描述。介绍了三峡移民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描述了他们与安置地在文化适应的五个维度上,即价值观、语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心理归属等,存在的文化差异表现,为下文对文化适应功能分析的展开提供了背景说明。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按照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从文化功能角度探讨三峡移民的文化适应现状。首先根据帕森斯的A-G-I-L分析框架将三峡移民文化分成四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承担相应的功能。然后从微观入手考察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三峡移民存在的适应问题,通过对具体个案资料的分析,讨论这些问题给他们带来的矛盾表现,并进一步探讨这些矛盾表现对文化各个子系统功能发挥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三峡移民文化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功能来维持三峡移民和安置地的稳定发展,这表明三峡移民的文化适应没有得到良好的实现,需要进一步提出对策来促进他们在安置地的文化适应。 第五章是对策的提出和全文的总结。首先,本文从制度和个体层面提出了解决三峡移民文化适应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其一是总结了本次研究的内容,即三峡移民在安置地的文化适应现状,通过对其进行的功能分析,发现他们的文化适应并没有得到良好实现。其二是对研究假设的验证分析,指出通过对三峡移民文化适应现状的分析,基本上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即三峡移民的文化适应对其文化功能的实现有影响,而文化功能发挥的不完善则表明三峡移民的文化适应并没有得到良好实现。
其他文献
通过对藏族农村社区婚礼仪式变迁的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笔者认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影响着藏族农村社区婚礼仪式的变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藏族农村社区婚礼
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视角,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问卷调查,采取以定量研究为主,结合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华中农业大学四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
当前许多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项目的投融资平台由于业务性质特殊,缺少通用软件支持,长时间处于手工填写报表的工作状态,本文针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建设投资业务,进行了计算机信
休闲是个体生活的根本,个体在休闲中既可以消除身体的疲劳,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当前农村妇女的闲暇时间较之以往大大增加,但她们的精神却日益空虚,过着单调、庸俗的休闲生活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农村征地问题引起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农民维权的中心。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关注农村中因征地引起的农民抗争问题。延续以往关于农民作为弱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