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髓系细胞慢性增殖为基本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占所有白血病的15%~20%,95%的患者骨髓中可找到Ph染色体(费城染色体),即t(9;22)(q34; q11),并可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是针对这一靶点的特异性药物。国外临床研究实验表明,与传统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相比,伊马替尼可使CML患者获得空前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应答。然而国外研究数据不能完全指导中国CML患者的治疗,该药在国内应用的时间又尚短,缺乏系统的临床观察报道,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研究对照组对100例CML传统化疗患者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实验组对84例CML伊马替尼治疗患者进行了24个月的临床观察。实验组对84例CML患者进行了24个月的临床观察。给予推荐初始剂量(慢性期400mg/d、进展期600mg/d)治疗,并且适时监测CML患者血常规、骨髓形态及骨髓染色体或融合基因,以评估伊马替尼疗效。并比较二者疗效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本研究表明,CML慢性期患者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8.1%;同时有3例(5.8%)患者获得分子学完全缓解,然而持续时间都没有超过3个月;12个月评估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0.7%和98.1%,18个月评估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7.1%和96.2%;脾大为CML进展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另外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大于等于5%、治疗过程中发生3级以上的粒细胞减少或贫血预示着不良的生存预后。然而在传统的治疗中,只有60%的慢性期患者可以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的时间至少为3个月,明显低于伊马替尼治疗组。CML加速期患者的血液学应答率为78.7%,其中完全血液学缓解为42.9%;没有1例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其6个月评估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是70.7%和85.6%,CML急变期患者的血液学应答率为50.0%,其中完全血液学缓解为27.8%;没有1例取得完全分子学缓解,其6个月评估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9.6%和76.1%,12个月评估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39.8%和64.8%。对于CML进展期患者,3个月内未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是CML进展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治疗前血小板小于100×109/L或治疗过程中发生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是CML患者生存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没有1例CML患者发生3级以上的非血液学副作用。血液学副作用是CML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的不良反应,其中以贫血最为常见。3级以上的CML血液学副作用在进展期患者中更为常见。然而在传统的化疗中,进展期患者的血液学应答率为42.5%,血液学完全缓解率为17.5%,明显低于伊马替尼治疗组。 结论:伊马替尼是一种优于传统化疗药物的高效、低毒的药物,使CML患者获得了稳定、快速的血液学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