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佩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b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此情况下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西方学者开始重视生态问题,在众多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理论思潮当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最具影响的思潮之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力图找到一个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戴维·佩珀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去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并提出了深入的见地。戴维·佩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并且提出了关于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方法。戴维·佩珀对于环境主义乌托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要想解决环境问题不能脱离具体实践,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进行分析,佩珀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即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研究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加深我们对于资本主义本质的了解。佩珀认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采取非暴力的社会变革手段,佩珀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领域去构想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同时,佩珀提出的新人类中心主义也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警戒走生态帝国的方向,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为发达国家损害自然环境的行为买单。虽然戴维·佩珀的理论中存在乌托邦色彩,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他的理论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资本主义的了解和如何去开展生态运动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我国来说,借鉴其理论的积极成分有利于构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意义。
  本文通过对戴维·佩珀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渊源,通过论述戴维·佩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去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批判了生态中心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技术中心主义,又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佩珀的新人类中心主义,又提出了关于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蓝图,最后,对于佩珀理论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其积极性与局限性,并论述了对于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
其他文献
卢梭作为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出生于贫苦家庭,在其颠沛艰苦的一生中,他写了许多著作,不仅涉及政治、哲学、教育,还涉及伦理、宗教等。他的这些理论振聋发聩、影响深远,其中许多理论流露出对现存社会的分析以及对人类本性的思考,在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凝结着他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卢梭在十八世纪就开始对现代教育和人性的状况问题进行了关注。他反抗腐败的教育,坚持对人们进行良善教育,形成了自己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沟通方便快捷,人们处理和交换各类信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众对社会事件、热点新闻评论的参与度提高。加之网络媒体空前发展,言论自由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新的表现方式,网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在此环境下,聚焦于社会舆情事件之上的网络热词应运而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的网络热词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正能量,发现身边真善美;有的网络热词消极低俗,腐蚀着部分网民的
学位
学位
学位
实践哲学一直以来是哲学家不断讨论的哲学课题,实践哲学的内容比较丰富。研究实践哲学的哲学家有很多,本文从葛兰西实践哲学出发研究在葛兰西语境下的实践哲学。本文分三个大的部分阐述葛兰西实践哲学,主要涉及葛兰西实践哲学的理论渊源、基本内容与当代意义。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历史背景及理论渊源分别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两个部分来研究。葛兰西实践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又分为两个小部分,分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意大
学位
群众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根基,也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重要核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和思想渊源,其无产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根植与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照耀和指引着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为我们今后分析和研究群众观提供了基础与方向。本文写作立足马克思精神实质,坚持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通过大量解读文稿材料,科学史论分析,有效梳理和探索了马克思群众观的真
学位
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理论是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逐步产生的,同时又看到了当时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并意识到作为一位哲学家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所以他一步步转向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并以马克思主义为坚定的基本立场,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以研究关于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为基础的,即人的存在、人的生活意义、人的目的、人的自由等,其中对萨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数字化技术的大幅飞跃展现了人类实践能力的超越性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数字化生存的阶段。新的时代为人类提出新的要求,把握数字化时代的脉搏,剖析数字化生存的内涵,对比传统生存方式,区别数字化生存的特征和差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面对数字化技术带来的生存异化和问题,探索解决数字化时代诸多矛盾的路径,追求和谐的数字化生存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
学位
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的发展演变史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终极存在”的执着追求既吸引众多哲学家深陷其中刻苦钻研,促使其不断发展,然而面对现实问题的无力和漠视又使其自身处于难以继续前进的困境之中。为了挽救它,人们对形而上学进行的批判与改造从未停止,在马克思这里才彻底完成了这项工作。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研究,绝不局限于这个问题本身,而是通过揭示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对马克思哲学的性质
学位
马克思国家观思想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其国家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本文主要是对马克思国家观中有关市民社会与国家概念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并对马克思国家观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阐释,进而展现出马克思国家观思想的当代价值,力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坚实的行动指南。论文围绕马克思国家观思想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马克思国家观进行论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