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制剂对小鼠软组织损伤修复及对RAW264.7炎症因子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evenq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D制剂是治疗马属动物肢体软组织损伤的经验方剂,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全方由乳香、没药、当归、红花等12味中药组成,通过前期实验表明ZD制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促消肿的作用,临床上应用于马属动物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建立小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和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观察ZD制剂分别对这两种体内、外模型炎症的治疗效果,确定ZD制剂的抗炎机制。健康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和实验药物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制备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小鼠肌肉病理学改变判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1d后开始给予患部涂抹药物,每日2次,给药7 d。在损伤后第2d和7d相同时间点每组随机处取6只小鼠,以打击部位为中心,进行肌肉取材,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肌肉中IL-1p、IL-6表达情况。通过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系建立炎症细胞模型,使用5种不同浓度的ZD制剂进行实验,分别采用Griess反应测定NO水平,ELISA法检测ZD制剂干预前后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分泌量。小鼠造模后,肌肉出现淤血、水肿等症状,提示造模成功。经药物干预后,各个给药组小鼠的征候学和病理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小鼠肌肉组织中IL-1β和IL-6的表达量和组织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显著减轻。用ZD制剂干预后,上清液中NO、TNF-α、IL-1β、IL-6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本实验通过建立体内软组织损伤和体外炎症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Griess法和ELISA法对ZD制剂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D制剂的体.内外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这些炎性介质的表达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结合当前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立足建筑给排水,从超压出流,热水循环,卫生器具和配水器等方面提出一些给排水节水的措施和建议,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摘要: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学习很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启发性教学,注意提问技巧,积极评价学生,正确了解学生。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启发性教学    学生从初二开始学习物理,这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加以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牛肠道病毒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外观呈球形,正二十面体结构,无包膜,大小约为25~30nm,病毒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全长7.5kb。BEV第一次由Kunin和Mc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绿化事业亦飞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也大大增加,这也对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以园林栽植工程为例,对园林施工与养护
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物理模型是对同一类基础知识、物理过程、思维过程的高度概括。实际的物理问题,往往相关因素不分主次地统统加以考虑,研究起来十分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正确鲜明的物理模型的建立,是解答物理习题的重要环节。物理练习有多种形式,做好练习虽不能一概而论,但弄清题意,确定应运用的物理规律等是根本,而借助正确的物理模型会使我们易于完成解题的根本要求。面对“难题”,正确鲜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如何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去探索的课题。张熊飞教授的 “诱思探究”教学论指出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几年来的教学体会,我觉得教师的角色是指路人,是拐杖,要设置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 “跳一跳,摘到桃”,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抱起他们往前走,而是要“点拨”一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cus)对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危害严重,同时对养猪业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具有潜在威胁。能引起猪和人的脑膜炎、败血症、
根据七古寺大桥桥位地形地质复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提出66+120+66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和180m钢管混凝土拱桥两种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
以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膜,烟酸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表面修饰聚合制备了微孔滤膜支撑-烟酸分子印迹复合膜.电镜扫描对该印迹复合膜进行了表面形态表征.Scatchard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然而,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及大量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尤其是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菌株的出现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