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大了对内审工作全面转型与深化发展的推进力度,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外汇局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2010年,时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钢提出了“五个转变”的要求——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201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方上浦在内控监督工作会议上提出,外汇管理内审部门要转变内审工作理念,在做好合规性内审内控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上,转变到绩效审计和履职审计上来。在基于上述背景下,为了了解国内外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和经验,为了探究外汇局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外汇局绩效审计工作的更和地开展,本文对外汇管理局的绩效审计的现状和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的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进行文献分析和点评,概括国内外的绩效审计发展现状。然后,对我国外汇管理局的绩效审计工作的内涵做了介绍,提出我国外汇管理局开展绩效审计的三个必要性。随后对本文研究的的理论基础--社会契约理论和人民主权学说、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三大理论做出论述,分别代表其政治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和行政学基础。接着,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等方式方法,对外汇管理局绩效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问卷调查,梳理问卷调查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归类和分析,再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莆田市中心支局的相关领导专家的访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研究。最后以F局为例,详细分析了外汇管理局的绩效审计工作在实践中的现状,并通过归纳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再提出解决方案,反过来印证前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