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豆核心种质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ingqi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豆[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 Ohashi]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作物,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占有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小豆一直被看作是“小作物”,基础性研究相对比较落后,遗传资源在小豆改良中的利用效率也较低。本研究构建了能够代表全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小豆核心种质,并利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两种方法评价了这套小豆核心种质,旨在了解我国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情况,为有效利用小豆种质资源及深入探讨小豆在我国的起源、传播提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可利用性耕地资源在逐步减少,这使得粮食安全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同时利用玉米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物能源也提到了国家的议程上,而玉米由于具有种植范围广和产量高的优点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玉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其冠层内部的环境因子,如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了有机物净产量,因而迫切需要了解玉米生育期冠层内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特性。本文利
学位
我国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起源地(Vavilov,1951),其祖先种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在我国广泛生长,分布范围约23°57~53°29N和97°04~135°E。野生大豆同栽培大豆具有共同的染色体组(GG,2n=40),已经成为大豆育种上有重要利用价值的遗传资源。目前国家基因库已经保存野生大豆资源6494份,为我国大豆育种拓宽遗传背景奠定了种质基础,同时也
学位
青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 )是锦葵科青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青麻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研究对品种鉴定,优异基因发掘,拓展青麻的遗传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48份青麻种质从形态学、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三个层面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形态学聚类分析表明,48份青麻品种分为2大类。第一类由38份栽培青麻组成。第二大类包
学位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提高作物产量也是植物生产的最终目标,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影响和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植物激素研究的成果是人类进行作物遗传改良和育种的重要理论源头,对作物遗传改良和育种的实践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本文应用ABA、BR和KT等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研究外源激素对油菜叶片和角果光合特性及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用不
学位
本研究通过对57份棉属种间杂交渐渗系材料进行三年的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利用种间杂交渐渗系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检测到了种间杂交渐渗系中存在的外源血缘渐渗成分的特征SSR位点,且分析了渐渗位点与渐渗系表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种间杂交渐渗系不同种质的表型性状差异研究表明其在株高、铃数、衣分、铃重、吐絮期方面都有极显著的差异,在纤维长度和比强度等纤维相关性状方面也存在显著差
学位
陆地棉Ligon lintless是单基因显性的超短纤维突变体,其性状表现为成熟的长纤维极度缩短,一般在4~6mm,植株的叶片和茎呈扭曲状。本实验以突变体Ligon lintless为材料,采用棉花胚珠离体培养技术,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物质在田间进行处理,并测定大田棉株激素处理后,离体胚珠培养后,棉胚珠或愈伤组织中GA、IAA、ABA、ZR等含量,通过与野生型的对比来揭示植物激素对突变体的影
学位
航天搭载是作物诱变育种的新手段,其作用因素之一是空间离子辐射。为比较离子束注入和航天搭载处理对大豆诱变效应的异同,探索通过离子束注入部分替代航天搭载的可能性,本研究利用不同能量和剂量高能质子、低能重离子以及航天搭载等方法处理东北春大豆主栽品种绥农14干种子,通过对后代材料的观察,比较不同诱变因素的处理效果,分析不同方法的优劣。文中还通过对经γ射线处理产生的莲座型突变体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了大豆辐射诱
学位
试验于2006年9月~2007年6月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圃场试验田和自动防雨水肥控制池(北京)进行。主要研究追氮和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品质及生理参数的调控效应。试验分三组:第一组以漯珍1号、KZ6061、绿麦1号、绿麦2号、京冬8、皖麦38为试材,研究了追氮时期对不同粒色类型小麦产量、品质及生理参数的影响。第二组以济麦20为试材,研究了追氮时期对典型强筋小麦济麦20产量、品质及生理参
学位
小麦穗粒数是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大穗多粒的小麦-冰草6P附加系和代换系为材料,通过柱穗山羊草杀配子染色体和电离辐照诱导小麦-冰草染色体产生变异,在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含冰草P染色质阳性植株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的方法,结合大穗多粒的形态学指标,鉴定出携带大穗多粒基因的小麦-冰草易位系。为小麦产量的遗传改良提供创新种质,同时为冰草6P染色体物理图谱的绘制和大穗多粒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奠
学位
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一直是烤烟生产和卷烟工业不断研究的课题。我国烤烟上部叶主要存在着烤后烟叶组织不够疏松,叶片僵硬;杂色和挂灰烟叶多;烟碱含量偏高,淀粉残留过多,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刺激性大,杂气较重,吃味不够醇和,工业可用性差。因此,研究如何改善上部叶的可用性,对于提高我国烟叶的总体质量和等级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系统研究了上部叶带茎采收烘烤下品质形成的生理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