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素示踪技术和WEPP模型的侵蚀产沙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linn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人口稠密的农业区之一,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该区水土流失面广、强度大、侵蚀率快,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精耕细作管理方式比较普遍,且本区水土流失监测数据和科研资料缺乏,急需坡耕地侵蚀强度、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可靠资料。核素示踪技术估算侵蚀速率在国际上应用比较成熟,而WEPP模型在该区土壤侵蚀预测预报上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探究,两种方法的联合评价将对WEPP模型在该区的适用性及该区传统耕作措施和管理措施对土壤空间再分布的影响提供参考。论文选择川中丘陵区内江上桥小流域为案例研究对象,主要应用核素示踪技术(137Cs和210Pbex)和WEPP模型来研究坡面尺度水蚀、传统耕作措施和管理措施对土壤在坡耕地内空间再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该小流域的泥沙来源及泥沙平衡,查明了小流域泥沙输移比。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37Cs和210Pbex核素示踪技术估算了流域内一坡度为10.5°坡耕地侵蚀速率分别为:3189.9 t·km-2·yr-1和3011.77 t·km-2·yr-1,平均侵蚀速率为3100.84 t·km-2·yr-1,两种核素估算的侵蚀速率在该坡耕地上呈现相同的波动变化趋势,且在总量上很接近,说明了应用核素示踪技术估算坡耕地侵蚀速率的可靠性。2)WEPP模型预测预报的是水蚀速率,而核素示踪技术估算的是坡耕地每个点的总侵蚀速率,本研究联合使用WEPP和核素示踪技术对水蚀、传统耕作和管理措施对坡耕地内土壤空间再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用WEPP模型模拟的该坡地侵蚀速率为6420 t·km-2·yr-1,且点上侵蚀速率顺坡面呈现逐渐波动增大的趋势。坡顶处137Cs估算的侵蚀速率为7820 t·km-2·yr-1,而WEPP模型模拟的水蚀速率为794 t·km-2·yr-1,坡脚处137Cs估算的堆积速率为3335 t·km-2·yr-1,而WEPP模型模拟的堆积速率为868.6 t·km-2·yr-1。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传统水保措施“挑沙面土”和人工刨地耕作方式导致了两种方法计算得出坡耕地侵蚀速率及侵蚀速率顺坡面空间分布上的差异。3)小流域泥沙平衡及泥沙输移比通过分析小流域塘库沉积剖面137Cs深度分布,可知塘库内自1963年以来至少淤积了60 cm厚的泥沙。通过分析该小流域的泥沙平衡可知,小流域内坡耕地年均产沙量417.77 t·yr-1,林草地年均产沙量11.37 t·yr-1,水田年均淤积量264 t·yr-1,塘库年均淤积量89.54 t·yr-1,年均流出流域外泥沙75.59 t·yr-1。如果以塘库入口作为观测断面,流域泥沙输移比为0.39,如果以塘库出口作为观测断面,流域泥沙输移比为0.18。
其他文献
<正> 我院从1999年6月~2000年1月应用二次断脐法处理380例新生儿脐带,并在工作中加强护理,采取相应对策,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在国家持续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的城市建设大环境下,绿化建设和养护的重要度也稳健提升。园林绿化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部分。树木移植是软质景观中的重要组成。树木支架应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胆微球蛋白(β2-microglo
青海云杉是西北地区主要的针叶树种,能起到良好的水土涵养效果。青海云杉主要有害生物对当地植被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对云杉成活率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青海云杉主要有害生物进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培养和塑造更为重视.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思想状况和学习态度二者有密切的关联,决定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塑造.本课题组在针对
护士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群体.工作是精细而有艺术性的,不但要有高尚的情操、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
钾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而我国钾肥资源短缺,因此通过生物转化将我国含量丰富的低品位含钾岩石生产成生物钾肥不但能拓宽我国钾肥生产资源,还可以缓解农业生
【正】阅读《理想国》的过程中,时常感到迷惑。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经过苏格拉底的一番引导往往归向谬误。其论证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总让我觉得某些地方存在问题。于是
农村三产融合能否顺利推进,一个核心的环节就是要建立健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本研究以江苏省农村三产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为研究对象,从农村三产融合和利益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