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与管理对策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压力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与工作者有关的事件对工作者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工作者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教师都面临着学历和科研水平的急需提高、原有的传统型授课模式需要改革、以及所教授学生素质差别大等一系列问题。由此也使教师的职业压力感倍增。适度的压力会提高教师的活动效率,但是过度的压力不仅会降低活动效率,还会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身心疾病。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进行研究,并提出高职院校管理者对教师压力的管理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主要采用采用清华大学李虹教授编制的《大学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对抚顺市两所高职院校的1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和部分教师进行交谈,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第一,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感普遍存在。没有职业压力的教师占总人数的1.67%,有轻度职业压力的教师占总人数的66.67%,有中度职业压力的教师占总人数的29.17%,有严重职业压力的教师占总人数的2.50%。  第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在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周课时方面都存在差异。女性教师要比男性教师压力大;年龄在31-40岁的教师压力最大,职业压力感最小的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讲师的压力感最大,教授的压力最小;本科学历的教师压力感要大于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周课时在12节以上的教师压力感最大,周课时在6-12节的教师压力最小。  第三,在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管理的对策: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定适当的工作负荷、设置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教师的进修、学习创造条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营造良好的学校内部环境、为教师的职称晋升提供条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一些原有的政策、制度难以适应和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信访专项资金救助制度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诸多不足,有效地化解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党政领导干部各种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也逐渐蔓延起来。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行政伦理失范的高发期,行政伦理失范在党政和政府的各个领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