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钢轨三维光学磨耗检测及点云配准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承担了主要的交通运输任务。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列车高速、重载以及高密度的运行对铁路轨道的损耗日益加重。及时精确地掌握轨道当前的状态,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和铁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铁路检测仍以传统的手工接触式检测为主。随着铁路运营里程、检测精度以及检测项目的增加,手工检测方式的缺点越来越明显。手工检测的自动化率低、工作强度较大、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并且测量数据不便存储和分析,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都难以达到现代铁路对轨道检测的要求。因此,研究更先进的轨道检测技术和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维光学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具有效率高、可自动化、精度高等特点,将其用于轨道检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基于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研究铁路轨道的检测。轨道三维点云是进行参数检测的数据基础,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轨道点云数据的获取以及数据处理。首先,获取点云的速度和效果关系到整个检测过程的效率和精度,本文对蓝光扫描和白光扫描获取点云进行了对比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蓝光扫描的优越性,并比较其在不同光照强度、被测物体不同表面状态以及显影剂的不同喷涂情况下的点云采集的效果。同时建立以点云平面精度、点云密度以及点云覆盖率为基础的点云质量评价体系,对蓝、白光扫描采集的60钢轨点云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然后,根据铁路钢轨的形貌特征,提出了利用密度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的快速点云初始配准方法,提高了点云配准的精度和效率。前者用于点云预处理,去除噪声点和离群点,后者用于配准矩阵计算。精确配准后,和标准模型点云对比,即可得到检测结果。最后,设计开发了结构光三维检测软件,用于检测钢轨的磨耗参数和断面轮廓。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先后在成都铁路局工务大修段和成雅高铁成蒲段进行了多次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和传统测量工具相比,结构光三维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准确、直观、可靠,实现了非接触、数字化和智能化检测。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速地铁的蓬勃发展,地铁隧道附属设备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地铁列车速度的提升,也对地铁附属设备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学者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模型试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高速地铁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地铁列车活塞风对隧道内附属设备的结构安全性和疲劳耐久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针对140km/h速度下我国第一条高速地铁线,本文对地铁隧道内的附属设备进
随着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在游戏、医疗和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目前的BCI的信号主要采用非侵入式的脑电信号,该类信号容易获得,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围绕车辆功能安全的需求,电机驱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内容。由于车用电机在负载和速度动态变化的非稳定工况下,其输出扭矩和转速将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等特点,随着SAR及其图像解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舰船识别可用于海上搜救、海洋环境维护等民用领域;另一方面,
自2014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并轨以来,国家进一步从政策、土地供给等方面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力度。国内关于公共租赁住房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租金定价、融资模式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本文则选取公共租赁住房的配租环节进行研究。公共租赁住房因其保障范围广泛而得到人们的认可,但其在实际的配租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公共租赁住房配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改进机制对其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极具代表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相关算法。电池模型参数辨识作为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State-of-Charge)估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模型的精度、
地理位置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其他地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关于地理位置的研究多集中在概念、类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但却缺乏关于教学观察评价工具的研究。同时,中学地理位置教学也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指导。因此,本文对认识地理位置的方法论进行梳理,并基于方法论构建初中地理位置课堂教学观察评价指标体系是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4个章
夏热冬冷地区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里的设计原则是;“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基于这样的原则作者对处于夏热冬冷A区的成都市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的营造策略进行了探究。又基于“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理念,作者分析总结了成都市自然通风办公建筑各构件的最优单项被动式技术,并且将多种最优单项被动式技术进行了耦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优化模型。对综合优化模型和基础模型、目标办公建筑(天谷
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排气歧管作为发动机舱内的主要高温热源之一,为保护机舱内其他零部件避免受到其高温的影响,越来越重视机舱内隔热件的设计。目前,随着发动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舱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也越来越高,若机舱内的温度过高,不仅会导致机舱内其他电子元器件损坏,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自燃事故。排气歧管隔热罩作为机舱内的主要隔热部件,其结构强度和隔热性能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发动机以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国民日常生活中重要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地区需要修建城市轨道,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复杂地质条件的地区。昆明作为一个岩溶高度发育城市,在城市轨道建设过程中深受岩溶发育的困扰。然而,目前对于岩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岩溶塌陷,鲜有学者针对岩溶发育对于施工过程,尤其是基坑开挖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故,本文以昆明地铁六号线菊华站~东部客运站盾构区间一号竖井处地铁深基坑为案例,进行了场地区岩溶的治理